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研究

刘斌周舟

1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云南保山678000

2云南省大理大学附属医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84例,分别随机选取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92例和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更短,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

目前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属于最常应用的两种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且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的优势[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腹股沟疝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学》中关于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2]。其中将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将实施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患者65例,女患者27例,年龄为19岁至75岁,平均年龄(46.44±6.53)岁;观察组62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20岁至75岁,平均年龄(46.52±6.42)岁。两组患者均排除性肺疾病及腹水病,且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方法,先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留置尿管,脐上缘置入12mm戳卡观察及最后置入补片,脐水平腹直肌外缘建立两5mm戳卡。在腹腔镜下于疝囊上方2cm处切开腹膜,内至脐内侧韧带,外至髂前上棘,上方超过联合键约2cm,下方将精索腹壁化约6cm,分离疝囊拉回腹腔,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后置入“善释”3D补片,充分展平后医用胶固定,后连续缝合腹膜。

1.2.2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然后常规切口,露出疝囊。在游离时,如果患者疝囊过大,则可以切断后在用丝线缝合。利用Perfix网塞,将网塞填充到位后后,缝合网塞和缺损部位,并将Mesh补片放置精索后方,与联合肌腱、髂耻束、耻骨梳韧带等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指标比较(X±S)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0.00%)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4.35%)例,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属于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措施具有必要性[4]。其中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比较普遍,其具有损伤小、疼痛轻、修补效果好等优势。然而该种手术方法仍然存在设备要求高、技术复杂、手术时间长等困难,其中精索腹壁化为手术难点,针对较大疝囊分离比较困难。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手术时间较长,但患者恢复时间较快,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军辉,赵永灵,张学军,等.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4,09(33):59-60.

[2]张瑞涛,闫国诚,王建军.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10(42):1302-1303.

[3]贺艳平,董永红,徐钧,等.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02(06):32-34.

[4]王祥龙.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04(24):587-591.

作者简介:刘斌,男,汉族,云南保山籍,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微创外科(普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