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针刺治疗偏头痛循经辨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针刺治疗偏头痛循经辨证

李禹燕袁瑞霞张刚

李禹燕袁瑞霞张刚(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新疆昌吉831100)

【中图分类号】R7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074-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经络腧穴作用的特异性,寻找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最佳经络腧穴,为偏头痛提供一个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针刺手少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3条经络腧穴治疗偏头痛,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特征。结论针刺足少阳经络腧穴治疗偏头痛是用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最佳经络选择。

【关键词】偏头痛针刺治疗穴位

中医学对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涉及不同辨证理论体系,所以应用循经辨证。如三因辨证,多责之风、寒、火、热;气血津液辨证,多归咎于气滞、血瘀、痰凝等;脏腑辨证,多归因于肝阳上亢、肝火上扰。因此,这些经络辨证之外的其他辨证方法常作为偏头痛的配合治疗。在头痛局部取穴基础上,根据证型不同,在远端酌加不同穴位。如痰盛加丰隆,气滞血瘀用合谷、太冲等。另外,也可以“调神法”为主[6],从心论治,因“心主神明”、“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又“诸痛疮疡,皆属于心”上应用其他头痛要穴。

针刺治疗偏头痛以经络辨治

从经络辨证入手,以病位定经络,虽然偏头痛发病部位不定,疼痛有时也会首先出现在其他经络,但以颞侧为多[1],而且在疼痛剧烈、痛久不已的情况下,往往累及或转归少阳经。因此,少阳经是治疗偏头痛最常用的经络或基础经脉。与其他经脉合用,并以少阳经穴作为主穴酌加其他经脉穴位,呈现出多经共涉、众穴杂糅的特点。

以少阳经为主调理机体

从经辨络证入手,以病位定经络虽然偏头痛发病部位不定,疼痛有时会首先出现在其他经络但以颞侧为多且在疼痛剧烈、痛久不已的情况下,往往累及或转归少阳经。因此,少阳经是治疗偏头痛最常用的经络,采用基础经络与他经络并用。

以督脉为次通督阳气安神

头为诸阳之会,偏头痛发病与循行头部的阳经经气失常密切相关,而督脉总督诸阳经,其别络散于头部。对于由情志异常发病或心情烦躁、躁扰不宁患者可以从督脉入手针治。,由督脉入手针治督脉主神志,有安神定志之功可以疏利多条阳经经气,偏头痛发作往往与患者情志失调相关,而疼痛剧烈,常令其心神不宁,又“心寂而痛微”,故取百会、人中酌加内关、神门等安神定志以止痛。外奇穴,它的位置往往是偏头痛病人的压痛点、敏感点,本着“以痛为腧”的原则,对其进行针刺,可以大大提高止痛效果。

以膀胱经为伍疏经散寒通络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入脑是导致偏头痛的常见诱因,而膀胱经乃人身之藩篱,上至巅,故贼风外邪多由膀胱经侵入。对于感受风寒等外邪所致的偏头痛,尤其是发作初期以后枕部头痛为主伴有项部僵硬者,可取膀胱经腧穴为主治疗,常用为主配合其他项部穴位,通经络、行气活血,使阻滞的脑络恢复通畅,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操作及疗程如下:针刺取穴

针刺疗法最常用的穴位:风池、太阳、率谷、合谷、阿是穴。此外,结合辨证,可辅以其他穴位,在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治疗中加侠溪、太冲;在无先兆偏头痛治疗中加百会、神庭、本神。透刺疗法中,太阳为常用穴。也可取太阳透率谷、头临泣透正营、上星透百会、脑空透风池、合谷透后溪穴。此外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可加减穴位,如头晕健忘者加百会、四神聪,失眠多梦者加神门、三阴交,耳呜口苦便秘者加太冲,呕恶纳少者加足三里、手三里。

(二)局部取穴,直指病所

局部治疗多直指病所而起效迅速,可根据局部解剖学选用头部腧穴或头穴线,如风池、太阳、翳风、率谷、足运感区、颞前后线、额区头维线等,这些穴位或穴线解剖学结构深层多有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分布。故针刺可直接调节紊乱的神经血管功能,即刻镇痛。

颈部选穴,针对交感

交感神经可以直接调节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而颈部是交感神经节集聚之处,因此,针刺相关颈部穴位可治疗偏头痛。因为穴位位置正对星状交感神经节,刺激此神经结可使交感神经对颅内外血管的舒缩功能趋于平衡主要因为颈部局部解剖结构中有大量脊神经分布,因此,针刺颈夹脊穴,可刺激颈丛的交感神经,调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

细化分型,突出人群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偏头痛可按头痛类型和人群进一步细分,因此针治又可直对不同类型及人群,体现各自治疗特色。如女子经期,可针刺颈夹脊穴,从调节督脉、膀胱经入手,令全身气血周流而止痛:老年人,针刺镇痛可在补益气血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基础上,加用常规局部取穴。

针刺取穴的具体操作

针刺疗法最常用的穴位:风池、太阳、率谷、合谷、阿是穴。此外,结合辨证,可辅以其他穴位,在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治疗中加侠溪、太冲;在无先兆偏头痛治疗中加百会、神庭、本神;用十字刺法治疗时取头维为主穴,电针疗法中,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取双侧太阳.透刺疗法中,太阳为常用穴。治疗中,太阳透率谷、头临泣透正营、上星透百会、脑空透风池、合谷透后溪,此外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可加减穴位,如头晕健忘者加百会、四神聪,失眠多梦者加神门、三阴交,耳呜口苦便秘者加太冲,呕恶纳少者加足三里、手三里。外感头痛:针刺风池、太阳、印堂、百会、大椎、曲池、合谷等穴。肝火头痛:针刺风池、太阳、太针具方面:除透刺疗法中需选用3寸针作为透刺针具外,其余针刺治疗中均可选用1.5-2寸进针方向及深度:风池、太阳多直刺0.8~1.5寸’,头维、率谷、百会等头部穴位多平刺0.8~1.5寸”,丘墟可直刺0.5~0.8寸,天枢可直刺0.8~1寸。十字刺时,头维用十字刺法刺人0.8~l寸,此刺法行针时需双手同时行针。透刺时,可以30向透刺穴位方向进针,进针深度1.5~2.5寸。针感、留针与行针:各种针刺疗法均需得气,要求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针感,暂无特殊针感要求。留针时间多为30min’十字刺时可留针1h。留针期间,可每10min行针1次…,或只在留针初或期间行针1次。行针时,多选用捻转平补平泻法”’,合谷可使用单纯泻法。缪刺疗法中,风池、完骨、健侧血海采用捻转补法,其他各穴均采用捻转泻法。

治疗疗程

单纯针刺治疗多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十字刺3次后疼痛减轻,连续治疗5次后痊愈,后每周巩固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电针治疗多隔日1次,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d,连续治疗4个疗程。透刺治疗及缪刺治疗可每日1次,10d或1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d,治疗1~3个疗程。各治疗方法疗程结束后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现状分析

(一)作用机制探讨: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风邪龚于少阳,使少阳经气不合所致。一针俩穴世间稀因偏头痛最少阳胆经经气相接,且靠近病所,“少阳为枢”,取其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气血,去邪行瘀,远取太冲,亦为“上病下取法,有通调本经经气之功效,进一步增强其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故之功效,进一步增强其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故俩者合用取得了通则不通的效果。

优势

偏头痛治疗思路之间常相间互用,相互补充:如辨经与辨证论治常相互结合,体现出辨证与辨病的统一;对于一种思路、一项疗法、一个穴位可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论述其应用原理,使得选穴治疗更具说服力。实质统一;既有常规认可的治疗切入点,又有疗效确切的新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勤.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报,2007,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