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回顾性分析与对策

徐敏

徐敏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重症医学科发生的46例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的类型、发生的时间特点及发生不良事件直接责任人的层级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排前4位的是:非计划拔管18例,占39.13%;院内压疮12例,占26.09%;药液外渗8例,占17.39%;医嘱录入和执行错误及标本采集有误各占3例,各占6.52%。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违规操作,护士资历浅,多发生在白班。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风险识别能力,强化护士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减少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途径。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包括护理差错及事故,严重的护理并发症(非难免压疮,静脉炎),严重的输血反应,输液反应,特殊感染,跌倒,坠床,管路滑脱,烫伤,自杀,走失等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客观因素之一【1】。重症医学科是一类特殊的部门,是一个集中了医务领域中各个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业技术,配备现代化先进的治疗仪器和检测设备,对重症患者的生理技能进行实时监测和高效强化治疗的专门场所【2】。重症医学科危重病患多,抢救仪器复杂,护理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文献报道高达18%的重症医学科病患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3】。通过统计分析确认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确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54年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资料共46例

1.2方法

对4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根因分析法(RCA),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确认发生率较高的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的原因、发生的时间段、责任人的层级,针对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结果

将46例护理不良事件归纳分析

2.1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分析见:表1

3.讨论

3.1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无惩罚性呈报属安全文化范畴,是指在差错发生后,不是惩罚犯错者,而是寻找导致差错的原因,改进相应的流程。其目的,一方面从经验中学习,另一方面分析危险因素和事态发生发展的趋势【4】。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进行工作和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

3.2原因分析调查显示,护理不良事件排名前四位分别是非计划拔管、院内压疮、药液外渗、医嘱录入和执行错误及标本采集有误。

3.2.1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分析见表1显示非计划拔管在护理不良事件46例中有18例,占39.13%。

原因分析如下①低层级护理人员对意识障碍,烦躁病人肢体约束不够,评估不到位,未合理应用镇静药,病人自行拔管。②管路未妥善固定,致病人活动时管路滑脱。③护士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不到位,护患沟通障碍,病人不能耐受置管引起的不适,自行拔管。

3.2.2院内压疮的原因分析见表1显示院内压疮在护理不良事件46例中有12例,占26.09%。

原因分析如下①低层级护理人员对压疮的知识及防护措施掌握不全,思想上未引起重视。②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未及时为病人翻身,造成皮肤受损。③病人本身疾病因素,如水肿明显,营养状况差,皮肤感觉功能减退。

3.2.3药液外渗的原因分析见表1显示药液外渗在护理不良事件46例中有8例,占17.39%。

原因分析如下①低层级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巡视中观察不仔细,没有及时发现药液外渗。②理论知识掌握不熟,安全意识差,药物的药理知识掌握不扎实。③病人本身因素,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易发生药液外渗。

3.2.4医嘱录入和执行错误及血标本采集有误的原因分析见表1显示医嘱录入和执行错误及血标本采集有误在护理不良事件46例中各有3例,各占6.52%。

原因分析如下①低层级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医嘱处理时错抄、漏抄、医嘱执行时间不准确。②查对制度执行不规范,未认真执行操作前、中、后查对,导致抽血时,标本采集有误。③未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抢救病人时才发现物品未处于备用状态。

3.3对策

3.3.1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利用晨会、查房、护士例会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核心制度和技术操作培训。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网报系统,并严格遵循非处罚性和保密的原则,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理工作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法律及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3.2加强重点人群的培训低层级护理人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也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此重点人群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定期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培养严谨的“慎独”精神,从思想、理论、技术各个方面过关。

3.3.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资源,加强重点时间段的安全管理实行弹性排班,制定层级管理制度,新老护理人员合理搭配排班,减轻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减少职业倦怠,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安全系数增加【5】。

3.3.4邀请患方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将与护理安全有关的检查、治疗、护理项目等内容通过床头放置温馨提示卡,口头安全教育,召开工休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告知给患方,鼓励患方主动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护患双方共同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小结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客观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数据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及管理对策,护理不良事件才会逐渐减少和得到控制。病人的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远珍,何圣红,章泾萍,等.125起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教育,2011,8(10):461-463.

[2]钟叶蓉.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74-75.

[3]BUCKLEYTA,SHORTTG,ROWBO'ITOMYM,eta1Criticalinci—

dentreportingintheintensivecareunit[J].Anaesthesia,1997,52(2),403.

[4]徐慧敏,黎萍,徐勤蓉,等.无惩罚呈报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10,14(4):65-67

[5]张文娴,崔妙玲.在护理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