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敷设方式的研究胡恩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深圳地区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敷设方式的研究胡恩銘

胡恩銘

(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建设,为方便电缆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本文提出电力舱标准断面和电缆支架的设计要求。本文理论成果对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的布置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敷设方式

0引言

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内的架空线路,越来越多地被高压交联电缆所替代。而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多,各种运行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中国的电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提高电网的可靠性、降低建设成本、方便运行维护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敷设方式的选择与电缆安全运行直接相关。敷设方式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其不仅仅牵涉电缆线路的投资,而且直接关系到电缆允许输送电流、护套环流是否满足规程要求等。本专题拟对110kV及以上电缆敷设方式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各敷设方式的优缺点,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其使用范围。

1电缆沟敷设

将电缆敷设在事先建成的电缆沟内的安装方法称为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较普遍,它是多根电缆敷设常用的一种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将市政建设道路电缆沟按综合沟建设,其内可敷设110kV电缆两回及10kV电缆多回,节省了土地资源。常见的电缆沟有砖砌和混凝土浇制两种结构。砖砌电缆沟常用于已建市政道路旁,该地段已经地质处理,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混凝土结构常用于未经地质处理,可能有地质沉降地带。常见的电缆沟型式还有四回路、八回路电缆专沟等。

有时候,电缆沟内填砂虽然起到了防火的效果,但也对载流量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电缆不埋砂提高了载流量,在工程造价上带来丰厚的效益,但决不能忽视防火的重要性。一般防火措施有:综合沟内仍然采用小盖板进行隔离并每隔100m设一防火隔墙,隔墙厚度150~200mm,放玻璃钢管,电缆敷设完后,管口用耐火材料封堵;防火间隔段设不少于3个活动盖板口,电缆接头与临近电缆间采用隔离板,隔离板长度不小于3m,隔板材料可选冶金系统常采用的水泥石棉板。

2穿管敷设

穿管分排管和顶管两种。将电缆敷设于预先建好的地下排管中的安装方式称为电缆排管敷设。排管敷设的施工较为复杂、土建工程一次投资大,工期较长,敷设及更换电缆不方便。如果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时,需更换两孔之间的一段电缆,维护费用较高,且散热差,影响线路载流量。但排管敷设能很好地保护电缆,使电缆不受外部机械损伤,具有较好防盗效果,占用空间小,运行可靠。

排管敷设所采用的管材种类较多,有玻璃石英管、PVC管、硬塑料管、石棉水泥管、钢管、混凝土管等。35k以上单芯电缆为避免构成磁闭合通道而产生涡流损耗,不能采用钢管。

电缆排管敷设完毕后,保护管两端要用黄麻填堵严密,然后再用沥青封堵,以免水和泥浆进入管内。

3隧道敷设

将电缆线路敷设于已建成的电缆隧道中的安装方式称为电缆隧道敷设。放置在电力隧道中的电力电缆,应按照电压高低,由下而上的原则排列。其中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等弱电线路不能直接放置于隧道最上层支架上,应放置于专用防火槽盒中,防火槽盒放置于隧道最上层支架上。

电缆隧道的断面有矩形和圆形之分,明挖施工宜采用矩形断面,暗挖(顶管或盾构)施工则采用圆形断面。隧道箱体内装多层支架。每回电缆采用“品”字形紧贴排列布置,放置在电缆支架上;层间距根据电缆外径350mm~750mm不等,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0mm。隧道两侧墙体支架在约1.2米中心高度处留出接地箱、控制箱等设备安装区。110kV及以上电缆通过电缆竖井进出隧道。隧道内应设置检修安装等设备输送通道,可供安装电缆用的支架以及供作业人员进入其内做维修、巡视等工作的通道和照明、排水、通风、监控、消防等附属设施。

隧道建设工期长、造价昂贵,但建成后对日后添设线路、电缆更新及事故抢修作业都十分方便,而且在电缆隧道内电缆的允许载流量比直埋和排管敷设的电缆大很多,能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4水下敷设

当电缆跨越江河湖海时,如跨距较大,常规顶管、桥梁施工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投资过大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考虑水下敷设。

水下敷设电缆路径,不得敷设在码头、渡口、疏浚挖泥、规划筑港地带和水工建筑物、工厂排污门、取水口近旁。尽可能选在流速较缓,水深较浅,河床平坦起伏角应不大于20°,水底无岩礁和沉船等障碍物,无拖网渔船和投锚设网捕鱼作业的水域,且电缆登陆的岸边稳定性好。水下电缆应敷设于河床下,船舶通航的深水段埋深不宜浅于2m,船舶不能通航的浅水段埋深不宜小于0.5m;水下电缆引全岸上的区段,宜采取迂回形式敷设以预留适当备用长度,并在岸边装设锚定装置。在浅水段宜把电缆放入保护盒内加以保护;水下电缆穿越防汛堤穿越点的标高,不应小于当地的最大防汛水位的标高。水下电缆的两岸,应按航标规范设置警告标志。水下电缆相互间严禁交叉、重叠。相邻电缆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5各敷设方式的对比

针对上述五种电缆敷设方式,其优劣分析比较见表5-1。

6结论与建议

1)本文在GB50217-2018、DL/T5221-2016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具体条件,研究了四种敷设方式。

2)本文将为进一步优化电缆敷设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对解决长期困扰电缆线路的防盗、防外力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3)本文的研究将有利于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规范;方便运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GB50217-2018

[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S].DL/T5221-2016

作者简介:

胡明彰(1985—),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电缆线路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