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和年龄对康复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产褥期妇女采取不同分娩方式和年龄对康复的影响观察

陈小玉

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观察产褥期妇女使用不同分娩方式与不同年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产后42d随访的初产妇300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资料,对比康复产妇与未康复产妇的分娩方式与年龄关系之间的影响。结果产妇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自然分娩的恢复效果优于剖宫产恢复效果,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宣传指导妇女更好的选择分娩方式,并且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产妇订立针对性的恢复方案,让产妇生产后能够更快的康复。

关键词:产褥期;不同分娩方式;年龄因素

产褥期指的是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器官除乳房以外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个过程时间,通常在6周左右。因为受到妊娠因素的影响,孕妇的身体外形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例如体重增加、身体器官受累等,如果产妇在生产之后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是很容易出现子宫复旧不全等问题的,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产褥感染、尿潴留、乳房胀痛、便秘等[1]。为了探究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临床分娩方式对产褥期妇女康复造成的影响,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入院生产的300例产妇资料,检查产妇产后6周的全身各项指标并分析,为选择科学的分娩方式与产后形体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2月入院产科门诊产后6周随访初产妇300例,使用MES-01S20运动功能分析仪对产妇的全身脂肪含量、双下肢肌肉量、双下肢肌力等进行检测,参照一定的成分指标,分300例产妇为康复组和未康复组,之后再从不同的分娩方式与年龄上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

所有入选产妇年龄区间在18岁~42岁之间,平均年龄(29.2±1.3)岁,多半产妇的年龄区间集中在20岁~34岁之间,平均身高160cm,平均体重57.3kg。其中300例产妇中,康复247例,未康复人数53例。

1.2方法

对所有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分布等进行分析;调查两组产妇年龄分布上的关系以及两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后期康复造成的影响[2]。

完成整个检查研究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调查研究指标,明确各种项目调查的意义,在检查过程中严格的清理与检查产妇的一般资料,以保证每项数据的真实可靠。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产妇数据资料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做处理,计数使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对比使用x2做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年龄关系

两组产妇在年龄上的关系,依照产妇生产后的生理表现特征,其中康复组247例人次,未康复组53人次。康复组产妇平均年龄29岁,未康复组平均年龄30.4岁,两组对比,康复组产妇年龄更小,由此可知年龄因素对影响产妇产后身体素质的恢复,越小年龄的恢复情况越好,恢复所用时间越短,两组年龄因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分娩方式关系

康复组247例产妇中,其中126例为剖宫产,占比51%,121例为自然分娩,占比49%;为康复组53例产妇中,其中35例为剖宫产,占比66%,18例为自然分娩,占比34%。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未康复组产妇中,剖宫产产妇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人数,由此可知剖宫产生产方式对产妇产后的康复效果恢复有直接作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分娩方式对子宫复旧影响对比

对比两种分娩方式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对比,剖宫产产妇中,41例患者子宫修复不良,占比25.5%,宫腔积血27例,占比16.8%;自然分娩产妇中,子宫修复不良16例,占比11.5%,宫腔积液8例,占比5.8%。两种分娩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参见下表。

3.讨论

产褥期妇女其生命质量的评分不论是生理、心理还是社会功能,各个方面维度相比于一般的育龄妇女都要更低,在这之中,评分最低的是心理评分。所以社会与家庭需要对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情况有更高关注度[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产妇的康复效能不如自然分娩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自然分娩的产妇一般为其指导正常舒适体位,产妇一般在生产后6~8小时便可自由的下床活动,生产后的15d便可做蹲起类动作,以加速侧切伤口血液循环程度,减少临床水肿问题的产生。因为自然分娩的产妇可以更快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大小便、饮食、一般生活形式等能够更快的恢复正常,而产妇恢复情况好便能够有更为愉悦的身心,下奶也更早,因此可以更快的开展母乳喂养,自己也能够有充沛的精力照顾宝宝[4]。产妇早下床活动接受产后锻炼,更有助于产妇的形体恢复。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对其开展临床护理过程中,一般在手术后6h将产妇枕头拿去让产妇平卧,再过6h可以让产妇侧卧或者半卧,24h后将尿管拔除,后适当的让产妇下床做一些活动,以加速肠胃的蠕动。一般在产后的6~8h是剖宫产产妇疼痛最剧烈的时候,产妇无法忍受这种疼痛的时候,医生需要开一些止痛药物镇痛,一般能够适当的缓解产妇的疼痛,一般手术后24h疼痛便可逐渐缓解。手术后因为切口疼痛问题,以及要对产妇输液3~4d的原因,因此产妇的体位和活动程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床活动的时间会晚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另外母乳喂养方面也更为的被动,自信心不足,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会更容易感觉到疲惫[5]。

因此,需要明白宣传产前教育的重要性,医院要定期的开办产前教育宣教班,让产妇了解不同分娩方式,为产妇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消除产妇分娩前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让产妇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分娩。医院对于分娩后的妇女,要定期的组织产褥期保健与知识讲座,指导妇女更好的学习育儿知识等,并且为妇女积极的推荐安全有效的产后运动策略,在有效防范各项疾病的同时也有助于妇女形体功能的恢复[6]。

参考文献:

[1]黄萍.产褥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47.

[2]高晶,赵斌,王莉娜,姜志梅.脑性瘫痪患儿母亲分娩方式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30:2813-2815.

[3]陈美芳,赵仁峰,林海燕.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广西医学,2014,11:1670-1672.

[4]王晓林.不同分娩方式对孕妇分娩后出血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3:237-238.

[5]张晓红.不同分娩方式对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02:169-173.

[6]米建锋.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近期影响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7114-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