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至病所”古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气至病所”古今研究

文婧陈铭苏美玲

文婧陈铭苏美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气至病所”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经气从针刺穴位到达病变部位。“气至病所”在针灸治疗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古至今,众多学者对气至病所进行了阐述及研究,这为探明其作用机理,分析其疗效的差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气至病所;针灸治疗;古今研究

“气至病所”是指针灸过程中针灸感应(酸、麻、胀、痛感)通过一定的手法达到本病所在之处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现象。它是基于经络循行而存在的一种现象。当脏腑出现病变时,针灸本经穴位,针灸感觉就会随着本经络传导到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有时甚至还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气至病所”疗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越来越多的人也投入到“气至病所”现象的研究中。本文将从古代及现代研究两方面对“气至病所”进行论述。1古代研究

1.1“气至病所”溯源

“气至病所”最早见于《针经指南·寒热补泻》,而“气至病所”最主要的是在于调“气”,“气”是指经气,所以究其根源,其最早出现于《内经》。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又如《灵枢·终始》篇:“凡刺之道,

气调而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可见,得气(酸、麻、重、胀感)是产生气至病所的关键,得气后再使用各种手法使“得气感”达到病变部位,从而产生“气至病所”的感觉。1.2“气至病所”的方法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对于“气至”时施针者的感觉就指出:“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雀之深邃。”这主要是指施针者的手下要出现轻微沉、紧、涩、重等感觉,方能判断为“得气”、“气至”。《金针赋》中提到“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针灸大成》云:“气得温而易行”,说明温度能激发经气的运行。

1.3“气至病所”与临床疗效

无论何种治疗,临床疗效是检验该疗法好坏的唯一标准。“气至病所”方法也不例外。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就有描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说明得气的重要性,当患者不得气时,可以多加行针,使相应穴位得气,进而使该种感觉达到病所。如果已经有气至的感觉,就已达到目的,可以不用再多行针了。其又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主要描写了得气就好像乌云过后,天气晴朗,风吹云散,此时疾病不适之感消失。《三国志·华佗传》中有记载:“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后便拔针,病行赤差。”

1.4“气至病所”的机理

《灵枢·终始》云:“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篇即提出了:“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另有《灵枢·刺节真邪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灵枢·小针解》:“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可见“气至”与人体气血关系密切。得气是经气运行的表现,经气的强弱可以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盛衰,而机体脏腑的强弱则代表了其抵抗疾病和调整气血的功能。2现代研究当代对于“气至病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其激发方法,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观察等方面来进行。

2.1激发“气至病所”的现代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传统的手法激发如行针催气法、留针候气法、运针行气法、守气法等外,还衍生了升高气温或循经加热、循经加热法与电针结合[1]等方法。这是由于加热可使温度升高,起温煦作用,易激发阳气,使气行血运,

调节脏腑气血,从而产生“气至病所”现象。此外,针刺手法配合患者的呼吸法,气功入静法等也能引出“气至病所”现象。这也是从气血方面着手,气定血行,经气调达,则能达到“气至病所”。

2.2“气至病所”的现代机理[2]

实验表明,针刺“气至病所”后,人体体液免疫功能、中枢神经、外周神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气至病所现象可能是通过对这些功能的调节,使机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从而起到治疗目的。这也证明了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从而起到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

2.3“气至病所”的现代临床疗效[3-4]

通过众多医者及学者的研究证明,“气至病所”的临床疗效确实比未气至病所的临床疗效好。气至病所被认为是获取疗效的重要手段,而其作用应是即刻疗效的产生,有时其作用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总结

“气至病所”是一种经络循行现象,它是针刺过程中通过使用各种手法,激发经气,使经气通过经络到达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对于“气至病所”现象古今均有描述。现今的研究表明,在气至病所的过程中,会使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发生变化,如体液免疫、神经系统等,通过这些物质的变化来调节机体的功能,使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针灸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了针灸基础或临床理论的研究。“气至病所”这一对临床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至于要如何达到气至病所,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受术者自身的体质条件,施术者的技术,外界环境及在针刺过程中采取的手法及刺激量等等。但关于气至病所具体的理论依据,目前尚未明确,因为气至病所是依附于经络这个大环境,但到目前为此,我们对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尚未明确,所以对于“气至病所”的明确机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明确。

参考文献

[1]汪桐.循经加热对经络感传现象的激发.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9(1):52.

[2]万志杰,姜明煤等.“气至病所”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河南中医.1995(1).

[3]张仁.气至病所的临床体会.新中医.1982(10).

[4]代朴丁,陈哲等.气到病所验案四则.山东中医杂志.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