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应用

/ 2

“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应用

吕海凤

吕海凤(广西河池市中医院护理部547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属于中医消渴病之兼证“脱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中医“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其思维方式成为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即通过强调整体的干预和个性化的调摄,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1]。其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笔者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糖尿病护理实践中,以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报告如下。

1未病先防

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1.1情志护理糖尿病病程长,病情反复,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中医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情志失调,损伤脏腑,会引起一系列病变。因此应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多探视或陪伴,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支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做好预防工作;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识别高危患者[2]对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皮肤异常的患者应防进展、防演变。及时了解患者出现的各种变化,使医师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对出现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1.2.1神经病变如出现下肢的麻木、感觉减退、刺痛或疼痛,尤其是夜间的疼痛应特别注意。

1.2.2血管病变如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时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等。

1.2.3皮肤异常皮肤颜色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胼胝、溃疡、皮肤干燥等。

1.3饮食指导注重饮食的调护,使脾胃功能调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饮食的调养也成为“治未病”的重要内容[3]。合理的饮食控制可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胰岛细胞负荷,有效地控制和稳定血糖,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合理安排进餐次数及时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灸、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按规定食量进食仍觉饥饿者,可添加蔬菜、瘦肉或略加豆制品;苦瓜、海带、猪胰等能养阴润燥,益肺补脾,对治疗十分有利,可多食;若并发皮肤瘙痒、溃疡、疮伤、痈疽等,忌食鱼、虾、蟹、竹笋、牛肉、猪头肉等荤腥发性食物[4]。可适当运用黄芪、白术、山药、鸡内金、茯苓、白扁豆、莲子、芡实等补脾益气中药进行食疗,以助脾胃健运功能,防患于未然。

1.4运动指导运动可消耗葡萄糖,使血糖降低,并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选择有氧耐力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或选择全身肌肉都参与活动的有氧体操如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于餐后60分钟或90分钟运动,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并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既病防变

2.1早诊断糖尿病早期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常见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即应提前诊断,以防传变。如出现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如踩棉花样感觉、四肢远端有蚁行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手指、足趾间小肌群萎缩无力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诊断。

2.2早治疗持续过高的血糖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周围神经受损,因此必须采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度运动等综合治疗及自我管理,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并保持恒定,促进足部病变的恢复。早期治疗可以防止病邪从轻到重、从表到里传变,因而糖尿病足的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3病后防复

患者若对糖尿病足认识不足,不重视糖尿病足的保健,或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均可导致糖尿病足的复发。因此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与血糖关系”知识教育,强化足部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与糖尿病足有关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糖及高度重视足部护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足部护理能力。

3.1有效控制血糖因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均与血糖密切相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及加强自我管理,使血糖维持理想水平并避免出现大的波动,以防止糖尿病足的复发。

3.2足部保健(1)每日检查双足1次,观察足部皮肤温度、颜色的变化;检查有无鸡眼、甲沟炎、胼胝、水泡等,评估足部有无感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温降低等。(2)冬天注意足部保暖,且尽量不用热水袋,以免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3)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等,并避免同一姿势站立太久。(4)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应选择轻巧柔软、前头宽大的鞋子;应在下午买鞋,并站着双脚试穿,以保证新鞋宽松合脚;第一次穿鞋只穿半小时,以后逐渐增加时间,应习惯穿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袜子以弹性好、透气性好及散热性好的羊毛、棉质为好。(5)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每日清洗足部,注意水温与体温相近,趾间清洗干净后用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若足部干燥,可用油膏类护肤霜涂擦;趾甲修剪应与脚趾平齐,避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6)预防外伤:避免赤足走路以防刺伤,生活中防止碰伤、烫伤,有鸡眼、胼胝等要及时治疗。

4结语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加速上升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治未病”思想就是预先采取措施即通过强调整体的干预和个性化的调摄,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作为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指导糖尿病患者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调节、适当运动、合理使用药物,使血糖控制在合适水平,防止其传变,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或早诊断、早治疗、病后防发,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WHO在《迎接21世纪挑战》中提出的“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即实现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桂珍.“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5):690.

[2]戴霞,梁榕.糖尿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6.

[3]刘玉文.“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足护理的指导意义[J].河北中医,2009,31(5):765-766.

[4]何滨,徐芳云,李美娜,等.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09,30(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