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气血流通即是补”在内治法中的作用

/ 2

浅述“气血流通即是补”在内治法中的作用

李果左冠超齐鸣任佳辉李胜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75)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气血流通即是补,最早见于清代外科大师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其言“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毋庸置疑,吴所言气血流通在外治法中的重要作用及疗效。然而,反过来思考,气血流通在内治法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吴师机亦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可以看出气血流通同样适用于内治之法。

1气血的生理特点

1.1.气血者何物?

《素问·调经论》强调“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同时调节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既有先天之气,又有水谷之气和自然之清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可濡养化神。气与血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生理上互根互用,如《医学真传·气血》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同时,上古之人已经认识到气血之于人身的重要作用,保养气血可以预防疾病。

1.2气血的流通的条件

在中医哲学理论中,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是时时刻刻运动不息的。人体内气血流通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气的升降出入有赖于人体经脉的通畅和气本身的质、量。只有完整的经脉,足量且活力充足的气,三者具备,气才能在人体中流通,发挥作用。血液的流通影响因素众多。首先要有完好和通畅的脉道;其次,血非气不运,须要有气的推动和固摄;再者,血液本身的质和量也影响着血液的流通。如血量的多少及粘稠度都对血的流动有重大影响,诸多的因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致气血流通障碍。

2气血的病理特点

气血二者,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营养的源泉,只有流通运行,才能发挥濡养的作用。但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首先或者最终都会影响人体的气血流通,气血流通障碍,本应该发挥营养人身的精微物质,无法周流全身,致使病灶以远出现了气血不足的虚证,而病灶以近则出现气滞血瘀的瘀象,日久则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表现。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气血不和,百病变化而生。”气血以流,是气血发挥温煦濡养等作用的基本条件,如果流通不畅,气血则又成为致病因素。气的病理表现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血的病理表现有血虚、血瘀、出血等。而气血两者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病变则是多种多样的,所谓“百病皆有气血所致。”

3气血流通即是补

如何使气血以流,发挥营养全身的作用,即发挥气血“补”的作用?无非从气从血两个方面着手。或补气,或行气,或补血,或活血,或止血,亦或两者兼行,通利脉道,达到气行则血行,改善气血质量的目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之最终目的就是气血以流,通而不痛,荣而不痛,使气血调和,疾病自除,从而达到通而不病的效果,实现气血流通即是补。临床上常见以下五种气血失调的病变。

3.1气滞血瘀多由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常涉及心肝肺等脏器。证见胸胁胀满疼痛,癥积,瘕聚,唇舌青紫等症。治当行气活血化瘀。如方药血府逐瘀汤,大黄蛰虫丸等。

3.2气虚血瘀多由于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的病理状态。证见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出现的心悸怔忡,喘促、水肿、及中风后遗症等。治法当补气活血,如补阳还五汤等。

3.3气不摄血是由于气虚,统摄无力,血溢脉外的变现。症见咳血、吐血、紫斑、崩漏、二便带血、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脉虚细等症。治当大补元气,收涩止血。方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

3.4.气随血脱是指大量出血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出现的危急重证。常见于外伤失血,呕血、便血、崩中、产后大出血等症。治当,大补元气,同时收涩止血。即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方如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等。

3.5.气血两虚多因久病耗伤气血,而形成气血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机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可见面色淡白活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消瘦、心悸失眠、月经少而迟、痛经等。治当气血双补。方如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

百病皆在调气血。古代医家,有感于《内经》的气血以流,继承和发展了气血流通的理论。例如攻下派代表张从正,其所创立的汗、吐、下三法基本思想上远则取法《素问》《伤寒》,近则效法刘完素,在临证上力主祛邪,以血气流通为治病的要旨,从而发展了血气流通的理论。

另一位伟大的医家也用实践证实了气血流通的重要性。清代医家王清任一生崇尚实践,既重视人体形态结构学的宏观脏腑结构改,又注重微观气血理论研究,综观其晚年所著《医林改错》之所以能在活血化瘀法上取得医学成就,与私淑《内经》的气血以流及张从正血气流通的思想理论是分不开的。

高士宗《医学真传》曾指出:“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根据辨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归纳其治法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程钟龄谓:“论治病之方,八法尽之。”而八法皆以调和气血为目的。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气血流通的重要性。

王滨、柯梦笔[1]研究指出,气血流通是人体健康的保证,也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指标。衰老多以脏腑虚损为基础,因虚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滋生,加速了人体衰老的进程。为达到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就必须清除各种不利于气血通行的阻塞物,使五脏气血流通、条达。周丽珍等[2]通过对56例衰老患者(参照抗衰老药物研究的筛选规范与临床评价拟定有明显衰老症状及体征)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多系统指标观察。结果:通补Ⅰ号(人参叶、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酒制大黄等)具有改善各项衰老症状,同时调节免疫、内分泌功能,清除自由基及调节大肠菌群的作用。与通补Ⅱ号(人参叶、肉苁蓉、何首乌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通补Ⅰ号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综合效果,间接证明益气活血使气血流通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

常富业[3]研究指出在痿证的治疗中应注意理气活血,做到气畅血旺,肢体筋脉得养,则痿证可以得到控制。所谓“气失顺畅必为碍,血不流通必为害”,“施治勿忘行气血,气血流通即是补。”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大多伏案工作,思虑过度,劳逸失调,饮食不节,痰饮内生,血流通不畅,出现诸多的气滞血瘀症状,而西医治疗上比较局限,患者往往自行进食补药补品,虚虚实实,却忽视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中医通常采用行气活血、调和气血阴阳配合适当运动,劳逸结合,均衡膳食,使气血周流全身,发挥气血推动和濡养的本来作用,各种症状也会随之缓解。

妄补固然是不合适的,但是过分强调气血流通,而忽视补法也不可取,气血流通只是补法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于体虚之人,补药诚然是不可或缺。

临床上,诸法的最终目的都是调气血,气血正平,则百病不生。对于疑难杂证,无从着手之证,从气血以流的思路入手,或许可以找到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气血流通不管是外治内治都算的上是良策。

参考文献

[1]王滨,柯梦笔.论五脏气血流通在延缓衰老中的重要性[J].江苏中医药,2002,3(5):4-6.

[2]周丽珍,郝瑞福,姜良铎等.中医通补法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4):218-219.

[3]常富业.痿病治法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04-505.

*为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