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熊婷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湖北红安431500)

【摘要】目的:观察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月~2岁腹泻婴幼儿161例,分对照组81,治疗组80,观察其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6.79%,治疗组有效率92.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方便实用,疗效显著,便于护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蒙脱石;保留灌肠;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71-02

蒙脱石散又称思密达,为蒙脱石八面体,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并且能吸附病原体和固定毒素,有助于肠道功能的修复,传统给药方式多为口服给药。我院自2009年11月-2010年11月首次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61例均为婴幼儿腹泻,以秋冬季为多见,年龄均在3月~2岁,表现为解蛋花汤样便或稀水样便,伴或不伴发热,大使常规白细胞均<5个/hp,大便细菌培养阴性。病毒是其主要病原,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感染病毒。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1例。两组性别、年龄、季节分布及病程经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蒙脱石散3g保留灌肠,灌肠前排净粪便[1]。保持肠道清洁用0.9%氯化钠20~30mL(温度30℃左右)+蒙脱石散3.0g,充分混匀,每日一次,疗程为2~3天,均在发病4天内开始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口服治疗,每次3克,用50毫升的温水调成糊状口服,每日三次。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给予ORS溶液口服或静脉补液、纠酸及止泻、调节肠道菌群、一般抗病毒药物(病毒唑)等治疗。

1.3疗效判定

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标准:即经过48~72小时,腹泻次数已减至≤2次/日,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经治疗后48-72小时,腹泻次数已减少至≤4次/日,且水份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经治疗72小时,腹泻无缓解,甚至加重为无效。

2.结果

灌肠组显效6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口服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3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56.79%)。对上述资料采用了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存显著性(χ2=27.04,P<0.05)。详见表。

表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χ2=27.04,P<0.05,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

3.讨论

3.1急性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多,但消化系统发育尚成熟,胃酸的酸度较低,消化酶活性较低,故消化功能相对薄弱而负担较重,同时神经系统对胃肠功能的调节能力也较差,免疫功能亦不足,故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差,最终导致呕吐、腹泻[2]。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多见。以水样稀便或蛋花汤样便为其特点。病毒是其主要病原,其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的感染病毒。其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以腹泻稀水样便为主要症状,大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1/3~1/2的患儿同时伴高热、呕吐、呼吸道症状,对患儿的危害极大,部分患儿可因重度脱水致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3]。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综合治疗为主,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明显的疗效。161例中,其中80例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其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56.79%。

3.2我国1979年发现轮状病毒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4],现代病毒学研究证实病毒感染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害,破坏其微绒毛,导致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全身或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肠道内感染不易清除,从而引起腹泻。

3.3蒙脱石散又称思密达,为蒙脱石八面体,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选择地与黏液蛋白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还有吸附病原体和固定毒素的作用,可防止病原侵入黏膜和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并有助于肠道功能的修复,从而减少便次,促进大便成形,缩短腹泻时间;尤其对那些口服药物及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治疗方法。

3.4通过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使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直接作用于肠黏膜,一方面起吸附毒素的作用,减少病毒及毒素的吸收;另一方面阻止细菌、病毒对肠黏膜的进一步损害,保护肠黏膜,使之恢复并维护肠道黏膜屏障,从而减少便次,促进大便成形,缩短腹泻时间;思密达进入肠道以小颗粒形式存在,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过保护损伤的肠道粘膜而治愈腹泻,安全可靠。并且腹泻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静脉穿刺相对比较困难。灌肠与之相比不仅提高了经济收入而且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家长和患儿更容易接受。

3.5保留灌肠的方法简便易操作,风险几乎为零,其主要副作用为便秘及肠道粘膜的损伤,其发生率与操作不当及适应症的把握有极大关系。操作时选用材质优良的一次性肛管,手法轻柔即可避免肠道粘膜的损伤,对于灌肠后腹泻已止患儿不再重复灌肠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止泻过度所致便秘发生。

4.小结

思密达灌肠打破了腹泻病人仅靠打针进行治疗的方法,解决了婴幼儿打针吃药难的问题。

直接作用于肠道粘膜,利用蒙脱石散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是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并且有吸附病原体和固定毒素的作用,可防止病原侵入黏膜和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

【参考文献】

[1]吴晓祥.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克罗恩病[J].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5-17.

[2]刘霄雁.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J].医学发展,2010,4,27-29.

[3]渚福棠.实用儿科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8-216.

[4]江钟炎.儿科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