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黄金川

黄金川(莱阳市高格庄中心中学山东莱阳2652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

Mentalhealtheducationofjuniorhighschoolstudents

HuangJinchuan

【Abstract】Mentalhealtheducationisthatstudentsneedforhealthygrowthanddevelopment,homeschoolsandsocietyshouldprovideagoodeducationalenvironmentsothateachstudentcangetagoodmentalhealtheducationwithhealth,mentalcapacity,toadapttointensesocialcompetition.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

近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紧张,任性孤僻、焦虑、神经衰弱、厌学、逃学、违纪等,严重者犯罪、自杀等。究其原因,心理素质不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弱。预防、减少和解决初中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就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心理问题的表现

1.1焦虑;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屡遭失败和蒙受耻辱,又不能尽快找到自信,就会对不愉快的情景,从而产生焦虑异常心理,引起对学习的抑制。自暴自弃,以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1.2叛逆;对外界的刺激常产生与常态相背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对向导功能忽视甚至无视。直接表现就是对学生不理解、不信任、不尊重,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对抗等心理。如果教师的认知发生偏差,对学生缺乏关爱、理解、耐心与热情,学生则会由失望进而转化成压抑、敌对、攻击等心理或行为。

1.3嫉妒;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类同学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和睦相处,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2.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分析

2.1内在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初中阶段是个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自己又无法自我调节,从而产生挫折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2.2家庭环境;从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之大。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和谐舒畅的心灵港湾。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如若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轻者怒骂重者殴打,易造成孩子孤僻、专横和反社会的性格。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单亲家庭在不断增加,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孩子带来诸多的心理伤害。

2.3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结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分数的过于关注,易造成两个极端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怨恨、失望、敌视、反感、甚至动用暴力;二是后进生由于遭受歧视和排斥害怕社会,易受伤害,在变化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无助与无望,把自己所属群体之外的一切均看成是威胁,而畏缩和逃避。

2.4周边环境;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3.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3.2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努力提高家长素质。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或召开专题家长会,介绍学校心理健康内容与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特点,指导心理疏导方法,也可以进行家访,共同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通过以上工作,使亲子关系和谐。

3.3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教师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的风度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于负责、独立思考、不盲目冲动。因此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