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司机工作压力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万洪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地铁司机工作压力与安全绩效关系研究万洪兵

万洪兵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310000

摘要:为研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安全绩效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提高地铁司机的安全绩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出以职业倦怠为中介变量的地铁司机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安全绩效模型。利用来自北京地铁、天津地铁以及上海地铁的地铁司机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工作压力5个维度以及职业倦怠三维度与安全绩效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在地铁司机工作压力与安全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存在正相关关系,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职业倦怠与安全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职业倦怠对安全绩效也存在预测作用。

关键词:地铁司机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安全绩效

现在随着中国人口尤其是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必然会对客运要求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最大限度的方便乘客出行,我国地铁运营公司(铁路总公司)为了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提高行车密度,加开临客等多种方式,这样一来就会让地铁(铁路)轮班制作业方式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司机工作负荷比起以往就加重了,自然而然的会带来更多的疲劳感。

一、轮班制度对于疲劳的影响

轮班工作制的突出问题是疲劳,疲劳不仅会造成司机的驾驶绩效降低,还会威胁司机的身心健康,诱发事故的发生。为有效地防止地铁司机在轮班作业中产生驾驶疲劳,将乘客安全、准时地送达目的地,就需要深入探究轮班制作业对疲劳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安排轮班方式,既可以降低司机的作业疲劳,促进机体的有效恢复,进而提高作业能力,也可以提高司机的工作满意度,减少非正常缺勤。

1.作业时域

作业时域的影响实质上是生物节律的影响。生物节律是生物体按照自身特定的时间表运动的规律,具有内源性、固有性和周期性。

2.作业的持续时间

通常情况下,铁路司机在持续驾驶时间少于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司机绝大多数时候并未完全进入驾驶状态(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这个时候驾驶效能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大一些。然而随着驾驶时间的推移,铁路司机会逐渐的进入良好的状态,自然而然的提高自身的警觉,鉴于这种情况,铁路部门应尽可能的安排司机维持一定时长(超过一个小时)的驾驶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出驾驶绩效。但是经过最佳驾驶状态(具体的时间会因人而异)后,司机疲劳感会迅速加剧,发生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众所周知,驾驶的动作是非常单调的(指的是熟练的司机),他们的动作往往都是下意识完成的,不需要花费很多的脑力,但是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除此之外,铁路司机室作业环境通常都不是很好,这样就很容易缩短司机维系最佳驾驶状态的时间,加速了疲劳累积速度,所以作业周期应当适宜,不要过长。

3.工作间歇

在作业期间合理地安排休息时间有助于司机缓解疲劳感,及时恢复作业能力。正是由于在作业时穿插了短暂的休息,才使得司机有精力继续进行工作。工作间歇的安排应综合考虑休息的时域、时长以及频率3方面问题;此外,为维系身体机能正常运转并保持适宜的血糖水平,应提供足够的进食时间。

4.连续两班间的休息

人体只能通过持续的睡眠来减轻以至消除作业期间积累的疲劳,要给轮班司机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由于昼夜节律紊乱,加之白天光线、噪声、家务。人体的生物节律是时间的函数,在一天中人体有其固有的最佳工作时间和睡眠时间,在不同的时刻生理机能所表现的活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人体的时间结构决定的。人体体温在凌晨4时许最低,8时许迅速升高,此后上升缓慢,下午人体维持在高体温水平,入夜后下降速度加快。体温下降时,困意会逐渐袭来,体温升高时,人则会从睡眠中醒来。合理的轮班制度应遵循人体的生物节律,将作业时间安排在人体机能活力水平较高的时段。

5.周期休息

劳动以及社会事务等因素都会干扰睡眠的进行,夜班司机很难在白天获得足够的睡眠,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有效睡眠时间平均缩短2h,因此,要宽放其休息时间。除保证睡眠时间充裕外,两班之间休息周期的时长设定还应考虑通勤时间,并给司机进行个人活动、从事家庭事务留出一定时间余量。睡眠缺失与工作模式密切相关并具有积累的倾向,数日累积的睡眠负债导致疲劳的积聚,对司机的驾驶效能和警觉水平造成损伤。英国健康安全局规定有效睡眠时间达到8h不存在睡眠缺失,夜班和早班司机的有效睡眠时间都在8h以下,且睡眠质量差,睡眠缺失严重。连续数日的睡眠不足将会产生迭加效应,对司机的身心健康和地铁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6.轮班速度

依据每个班次持续的时间,轮班速度通常分为快速轮班(1-4天)、中速轮班(1-2周)和慢速轮班(3-4周)。欧洲普遍流行快速轮班,美国推崇中速轮班,发展中国家则倾向于慢速轮班。慢速轮班会引起人体节律相位产生偏移,快速轮班与缓慢轮班相比,对生物节律的干扰明显减少,降低睡眠缺失的累积效应,使司机尽可能保持原有生物节律,对轮班作业呈现更好的适应性。中速轮班通常为按周轮换,司机通过4-5天的调整,生物钟刚适应当前轮班,又因班次更替重新进行调整,人体节律经常处于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最不可取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作为其构成变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防止地铁司机在轮班作业中驾驶疲劳的情况出现,从而安全、准时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我们首先就需要搞清楚轮班制作业对疲劳会产生哪些影响。然后再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轮班方式,这样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司机的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地铁司机在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工作,缺勤现象也会大幅度的减少。这样才能让铁路司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障司机、乘客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玉铁.路机车司机工作压力影响因子结构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15.4.

[2]慧岚.机车司机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职业与健康,2016.9.

[3]贾子若.安全绩效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关系研究一以铁路机车司机为例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