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慢病管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社区慢病管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

王云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北京102200)

【摘要】目的:探究我国社区慢病管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信息的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的是康复护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饮食、运动、疾病护理进行干预,而对照组患者进行的为常规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恢复情况等等进行统计,最终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患者,由于在护理中加入了心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效率普遍高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患者对于相关的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明显不如实验组患者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良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524-02

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慢性病也成为了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期间出现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规律作息等因素都使得这类疾病越来越常见,成为了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杀手[2]。因此,对此类患者实施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法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如康复护理。近年来,随着康复护理理念的逐渐推广,康复护理已经渐渐渗透到人们的观念当中,为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做出贡献。现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信息的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现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信息的慢性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的是康复护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饮食、运动、疾病护理进行干预,而对照组患者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有20例,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61.5±3.3)岁;实验组患者有20例,年龄在57~78岁之间,平均年龄(62.6±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使用非药物的方法减轻疼痛,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疏导患者情绪,鼓励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记录其每天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变化以便进行比较。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对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例如对于心理、饮食的适当干预,帮助社区患者更好地恢复;

(2)教给患者自行护理的方法,以便患者能够自我护理,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3)及时发现患者不良习惯,及时给予纠正;

(4)多多向患者灌输运动的理念,使其树立坚持锻炼的信念。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2)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对于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两组记量资料间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对于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再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整体护理效果好过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由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普遍好于对照组,统计的结果用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来表示,具体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3讨论

康复护理是根据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由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参与的康复。康复护理是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产物[3],现今实行的康复护理可以分为心理干预、日常调理、保健意识提升等几个方面。由于患有慢性病的多为老年人,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更加需要倾注更多关心。故开展护理工作时就要更加照顾患者的一些需求,例如,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减少摄入脂肪,日常进食以蔬菜为主,再加上在适当时候补充一些维生素,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在用药方面,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不可随意中断,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这些都是常规护理的内容。

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当患者进入治疗后期时,有时会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时如果没有将烦闷的情绪及时地疏导出去,而且继续进行效果并不明显的治疗,那么就会使得患者心情不佳,若注重疏导患者的情绪,及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就会使得恢复效果更加理想;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需要多多向患者普及相关的疾病常识,提高患者的日常保健意识,懂得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要适当地增加患者的运动量,一定的锻炼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有相关的研究者评价其护理干预的效果[4]。其结果大多显示在经过康复治疗之后,慢性病病人病情普遍保持稳定,在经过治疗之后情况有明显好转。为了使得康复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一些专业的康复治疗师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这就对人才提出了一些要求,所以当下的关键就是培养康复护理的专业人才来满足需求;不仅如此,在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方面,又需要一些专业人员来落实这项工作,所以,想要做好康复护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康复护理中,对于患者的心理干预占了很大的比重。不少老年人由于对所患疾病没有全面的认识,常常容易陷入情绪的黑洞,这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普及慢性病的知识,使得患者有一个积极正面的认知,有自己的判断力,从而整个护理过程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病情变化作了全方位的关照,患者、相关的护理人员都有较好的体验,只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就可以在各个地区进行推广。康复护理具有其独到的色彩: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对于专业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心理上给予患者支持。

参考文献:

[1]傅东波,傅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02):93-95.

[2]赵蔚,朱芸,胡琛琦.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02):66-67.

[3]戴经跃.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以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为例[J].现代养生,2015(20):252+277.

[4]王馨培.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对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5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