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15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重症手足口病150例临床分析

杨杰赵健雄

杨杰赵健雄(贵州省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早期干预措施,以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住院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者150例,男88例,女62例,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2个月~7岁,平均3.5岁,其中<3岁者122例,占81.3%,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为多;150例病例中,重型138例,危重型12例。本组临床特征:重症患儿出现最多的症状及体征是惊跳、易惊,持续高热、呕吐、膝反射异常。心率增快,呼吸增快或减慢,四肢发凉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应及早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本组病例EV71感染率高;肛縂子核酸检查EV71阳性者112例,占74.66%。重型病例全部治愈,危重型病例治愈10例,死亡2例。平均住院天数6.5d。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极快,预后极差,早期识别和发现重症病例,早期及时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儿童临床特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CoxA16),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数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极少数危重病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住的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期识别和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治疗,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62例,最大年龄7岁,最小年龄2个月,平均3.5岁,<3岁者122例,占81.3%,其中<1岁者22例,占(14.66%),1~2岁76例(50.66%),2~3岁24例(16%)。3~5岁13例(13.30%%),>5岁28例(18%)。1.2临床表现1.2.1皮疹全部病例均有手心足底或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其中分布于手足口部132例(88%),手足口臀部15例(10%),膝部12例(8%)。皮疹特点:手掌、足底、见斑、丘疹或丘疱疹,掌心足底为主,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斑点或疹疗、皮疹周围有炎症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见疱疹或小溃疡,越是重症皮疹越不典型,重症者皮疹较小、散在,以针尖样出血样皮疹或暗红色皮疹,有时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1.2.2发热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41.5℃,其中<39℃者38例,占25.33%;39~40℃者88例,占58.66%;>40℃24例,占16%。1.2.3神经系统症状全部病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或体征,全部病例均有精神差,易惊、惊跳131例(87.33%),激惹95例(63.33%),肢体抖动72例(48%),嗜睡83例(55.33%),抽搐14例(9.3%),呕吐55例(36.66%),颈抵抗45例(30%),膝反射亢进67例(44.66%)。1.2.4严重合并症肺水肿6例4%,休克5例3.3%,死亡2例1.3%,心率增快、呼吸增快76例50.6%。1.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心肌酶、血糖、肝肾功检查。血常规:WBC>10×—75—109/L72例(48%)。血糖正常78例(52%),血糖升高72例(48%),2例死亡病例高例达30mmol/L以上。心肌酶(CK-MB)升高80例(53.33%);CRP<10g/L105例(70%),>10mg/L45例(30%);脑脊液检查118例,90例白细胞数升高[(12~590)×106/L],占60%,42例(%),蛋白轻度升高(28%)。病原学检查:采集肛试子核酸检测病原,病原阳性123例(82%),其中101例肠道病毒71型,8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检测阳性,14例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7例未发现肠道病毒。1.4防治及转归主要是对症支持及利巴韦林、喜炎平等抗病毒治疗、隔离治疗、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皮肤及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肺水肿、肺出血、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病的发生。及早识别危重病例,所有病例均积极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危重者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2g/kg,短期小剂量激素,机械通气10例,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除2例因肺出血分别于入院8h、16h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11d,平均住院天数6.5d。重型病例全部治愈,危重型病例治愈3例,死亡2例。2讨论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CoxA16),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部分重症患儿发生脑膜炎、脑干脑炎、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极少数危重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极快,预后极差,如何早期识别和发现危重病患儿,早期及时给予规范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重症病例一般发生在3岁以下[1],本组病例显示:<3岁者122例(81.3%),1~2岁76例(50.66%),提示3岁以下,尤其是1~2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9℃者112例(74.46%)。全部病例均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或体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依次为精神差(100%),易惊、惊跳131例(87.33%),嗜睡83例(55.33%),呕吐55例(36.66%),提示易惊或惊跳为神经系统受累的最常见的早期表现,需高度警惕。本组病例呕吐发生率为36.66%,提示呕吐不容忽视,发生呕吐时可能已经存在颅内压增高,但此症状极易误诊为胃肠炎而被忽视,本组病例中2例死亡病例均有呕吐,其中1例死亡病例死亡前6余小时在外院曾多次呕吐,但未引起重视。最常见体征为:颈抵抗45例(30%),膝反射亢进67例(44.66%)。WBC10×109/L72例(48%);血糖升高78例(52%),其中2例死亡病例血糖高达30mmol/L以上。提示白细胞及血糖升高也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王中林等[2-4]研究认为,白细胞升高及血糖升高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其机制为:当脑干脑炎累及迷走神经背侧核和孤束核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一方面动员外周血白细胞大量释放,另一方面刺激肝脏内糖原分解,造成白细胞、血糖水平升高。本组病例心肌酶(CK-MB)升高80例(53.33%),心率、呼吸增快76例(50.6%)。合并肺水肿6例(4%),肺出血4例(2.66%),死亡2例(1.33%)。EV71具有嗜神经性,EV71引起的重症病例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脑膜脑脊髓炎,引起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经源性肺水肿。由于病毒侵犯脑干的血管调节及呼吸中枢,脑干及网状结构广泛受损,并通过病毒编码的蛋白导致感染的宿主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EV71感染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EV71阳性101例(66.67%),EV71感染率高,且2例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提示本地此次流行以EV71感染为主,应引起重视。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5]。重症手足口病进展快,预后极差,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提高警惕,认真仔细体检,以便早期识别和发现重症病例,及时给以规范治疗。尤其是年龄<2岁,存在高热不退、易惊、肢体抖动、心率及呼吸增快、膝反射异常、肢端凉、高血压、高血糖及白细胞升高的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高度重视,应早期识别,严密观察,早期及时给予规范治疗,危重者早期机械通气,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1]叶毅华,陈志凤,张素芬,等.97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97-98.[2]王中林.肠道病毒71感染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J].儿科学分册,2001,28(6):311-313.[3]王玲,李新维,廖健.122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9(05):92.[4]蔡润学.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简易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2):43.2010-12-01[5]祝益民.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780-781.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手足口病,重症 儿童临床特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CoxA16),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数可引起脑膜炎 脑炎 脑干脑炎,极少数危重病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住的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早期识别和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治疗,进一步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62例,最大年龄7岁,最小年龄2个月,平均3.5岁,<3岁者122例,占81.3%,其中<1岁者22例,占(14.66%),1~2岁76例(50.66%),2~3岁24例(16%)。3~5岁13例(13.30%%),>5岁28例(18%)。1.2临床表现1.2.1皮疹全部病例均有手心足底或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其中分布于手足口部132例(88%),手足口臀部15例(10%),膝部12例(8%)。皮疹特点手掌 足底 见斑 丘疹或丘疱疹,掌心足底为主,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斑点或疹疗 皮疹周围有炎症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见疱疹或小溃疡,越是重症皮疹越不典型,重症者皮疹较小 散在,以针尖样出血样皮疹或暗红色皮疹,有时需仔细寻找才能发现。1.2.2发热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38~41.5℃,其中<39℃者38例,占25.33% 39~40℃者88例,占58.66% >40℃24例,占16%。1.2.3神经系统症状全部病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或体征,全部病例均有精神差,易惊 惊跳131例(87.33%),激惹95例(63.33%),肢体抖动72例(48%),嗜睡83例(55.33%),抽搐14例(9.3%),呕吐55例(36.66%),颈抵抗45例(30%),膝反射亢进67例(44.66%)。1.2.4严重合并症肺水肿6例4%,休克5例3.3%,死亡2例1.3%,心率增快 呼吸增快76例50.6%。1.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 心肌酶 血糖 肝肾功检查。血常规WBC>10× &mdash 75&mdash 109/L72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