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氛围轻松化重塑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医疗氛围轻松化重塑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

王光秀卢金凤邓健文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医疗氛围轻松化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有助于医务人员间培植团结协作精神和角色定位能力。通过定位医务人员的职业角色,研究医疗氛围轻松化与职业角色道德的关联性,以期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医疗氛围;职业角色定位;医务人员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518-02

“春风化雨”又喻指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这理念同样适用于医疗行业。当整个医疗行业充满着和谐又温情的气息、医务人员之间关系融洽、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家人般的耐心及关怀、患者在病魔面前相互激励,在整个科室乃至医院都处在既温馨又轻松的氛围中,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更为精准的定位,亦乐于补其不足,潜移默化地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水平。据此,本文初探医疗氛围轻松化如何重塑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旨在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水平提供新思路。

1.当前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

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职业角色定位从根本上明确了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从长远上看是认清从业人员的职业类别,就阶段性而言是明辩自身所处阶段对应的行业和职能,明确自己当前在职场中所处位置。正因从业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故只有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定位有清晰而鲜明的认识,才能成功扮演好职业角色。

有学者认为,医务人员角色定位主要是治病者、公民和协作者这三个角色集合而成的角色丛[1]。

1.1医务人员首要角色是治病者

在这个不断进化的人类社会中,疾病的出现决定了医学的存在。医务人员首要任务就是治疗疾病,因而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高超的医学诊疗技术是这个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作为治病者,医务人员应从治疗疾病根本出发,不能因为一己私利,用不正当手段去牟取利益。而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医务人员为获取更多利益,给患者开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单、治疗药物等,甚至预留床位给权官富贵而不是真正急需的病患……这些都是背离职业角色道德的做法,也是目前我国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水平发展停滞不前的阻碍石。

1.2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角色是公民

任何社会中的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医务人员也不例外。在行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作为普通公民,一方面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度量的不应仅是个体利益,更应从社会利益出发: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出现重大灾情时勇于投身公益救助,或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公益活动,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为社区医疗卫生做出贡献。

1.3医务人员作为协作者可凝聚团队力量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医务人员应团结协作,才能攻破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中,医疗行业中个体利益与团体利益冲突难以避免,两者冲突得不到平衡将使得医务人员之间、各科室之间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医疗质量得不到提高。作为协作者,医务人员应把团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与同事间互相尊重、互相督促、携手共进、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医务职场环境。

2.医疗氛围轻松化的作用

2.1医疗氛围轻松化创造舒适就医环境

医疗氛围轻松化是指在医院环境管理、医疗设备、日常工作、医疗服务等各方面进行改善,使得整个就医环境更为舒适。医务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这时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缓解部分疲劳,为更好践行职业角色道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医务人员在接诊患者时,不仅需要治疗疾病,还要给予一定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在医疗氛围轻松化的环境下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医疗氛围轻松化有助于医务人员间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医务人员在医疗氛围轻松化的环境中工作,和共事者的关系更易处理,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医务人员扮演着多个角色,其中一个是协作者。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其实施办法》里有一条是“互学互尊,团结协作”,要求医务人员与同仁紧密配合、相互尊重。医务人员在提升和同仁协作能力之余,也间接对自身的职业角色道德水平进行了提高。

2.3医疗氛围轻松化温暖杏林中人,释放职业角色道德的暖光

医务人员工作时面对工作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医患关系等压力,本已身心俱疲,此时医疗氛围轻松化不失为一剂良药,轻松的医疗氛围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医务人员在心灰意冷时亦感到一丝温暖,不丢失奉献医学事业的初衷,不动摇践行职业角色道德的决心。

3.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与医疗氛围的关系

3.1正确的角色定位是重塑医疗氛围的关键

处于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之中,医患冲突时有发生。冲突的核心,放在患者的语境下,往往是“医德”问题。立足于医务人员语境中,治疗疾病为其首要任务,在当前医疗氛围环境下想达到医术高明又“皆如至亲之想”实为不易。追究到底,当前医疗氛围紧张化的原因与医务人员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有关。“唯贤者洞悉物情各就安乐,亦治病之一悦耳”,缘由医务人员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角色,还是多个角色交织所形成的角色丛,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需对本身角色定位认识精准。医务人员对自身角色定位有着充分的理解及把握后,灵活切换各角色,合理掌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推动医疗氛围轻松化。

3.2浓厚的医疗氛围有利于培植医务人员角色定位能力

古语常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浓厚的医疗道德氛围对培植医务人员的角色定位能力甚为重要。“承前人之志,启后事之风”的优良作风为世代中华人民所崇尚,在前辈们营造的浓厚职业角色道德氛围影响下,启发着医学学者们对职业角色道德的深入思考并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氛围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更具带动效应。优良的职业角色道德氛围不仅是营养丰富的软环境,还对引导个人正确定位具有推动作用。对于“涉世未深”的医学学子而言,道德氛围有一种“潜移默化”之功,使其成功对号于自己的角色位置,促使职业角色道德向个体内化。营造浓厚的医疗道德氛围有利于角色同道德实现有机结合,激发群体的道德勇气,从而产生巨大的榜样效应。反之,会使医务人员对工作产生强烈排斥,丧失自身角色认识的能力。医疗道德氛围极大程度反映着个人的角色认同状况。当个体真正认同自身的角色身份时,于道德氛围下所产生的“精神向心力”,会使得个体在角色上得到归属感,对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大有益处。

4.医疗氛围轻松化的营造

我国医疗事业的急速发展趋势,使得医疗氛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力求谋福祉于广大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计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努力开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的新局面。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解读了当今医疗氛围轻松化的重要性,更是道出在医患氛围“渐冰”的状态下营造轻松化的医疗氛围之迫切。

4.1医务人员正确解读职业角色道德并明确自我定位

现在广大医务人员知职业道德的大意而不知职业角色道德的内涵,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2]。医务人员不仅是一个职业,还是由多个角色汇成的角色丛。医务人员若对自身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没有精准定位,自然就会对职业角色道德的定位出现偏差,以致无法尊崇每个角色对应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的自我角色定位同时也是一种理念,需要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并自我内化,医学教育者建立完善的“角色体系”,层次化的医疗机构严格监督各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学习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设立灵活的角色定位考核方式,对各优秀角色进行奖励,形成起角色榜样效应。医务人员可将职业角色道德内涵深入内心,令其在正确的“角色轨道”中更好进行角色转换,明确自我定位后将其内化为自身职业行为标准,提高其职业角色道德水平,可将“渐冰”的医疗氛围升温到“破冰”状态。

4.2公民提高职业素养,加速医疗氛围轻松化

正因为医学是一门具有不确定性属性的科学,所以尽管医务人员一生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消除疾病的卫生事业,也无法保证面对不断发现的新病种胜券在握。故公民应客观看待医学,对治疗效果不应抱有过高期望。公民就医素养的水平高低极大影响着医疗氛围轻松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公民就医时需信任医务人员,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以期营造轻松的医疗氛围,有利于治愈疾病。枉自揣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举止对待医务人员将延缓医疗氛围轻松化进展。公民良好的就医素养无论是对于治病,或是良好医患关系的维护,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疑这也将是医疗氛围轻松化的关键环节。

4.3新媒体的客观报道助营医疗氛围轻松化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使敏感阈值低的医患问题更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许多媒体“报喜不报忧”,无形诱导患者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部分媒体聚焦于将医务人员“妖魔化”,把医务人员定为强势方,而患者为弱势群体,为搏眼球不顾事实引导社会舆论偏向一方,让医务人员的形象在群众的眼中大打折扣,同时也让大众对医方失去信任。一系列不符合客观现实的报道让医疗氛围愈发紧张。客观的报道可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实事求是的报道风格也可还原于事件本身,不致于进一步让医疗氛围紧张化。当新媒体本着实事求是的职业操守对医疗事件进行报导,构建全新的舆论导向格局,将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有助于营造轻松化的医疗氛围。

5.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其职业角色定位模糊不清,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是重塑医疗氛围的关键。因此,医务人员明确自身职业角色定位成为当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同时,浓厚的医疗氛围有利于培植医务人员角色定位能力,由此可见,医疗氛围轻松化和明确医务人员职业角色定位是推进当今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6.参考文献

[1]鲁英.职业道德需要角色化——职业道德落实的理论困惑及其出路[J].理论导刊,2008(09):39-41

[2]《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