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王晶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谈农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王晶伟

王晶伟

(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阳100083)

摘要:21世纪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智能的世界,各行各业都踩着科技的肩膀飞速攀登,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发展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就尤为重要,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能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劳动舒适性与工作准确性。本文基于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农业机械发展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方向,将机械化设备引人到农业生产中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一方面,农业机械实现自动化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业生产自动化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内容,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还有待于完善与发展,为此,下文针对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提出机械自动化完善决策。

1农业机械自动化及智能化的意义

自动化即农业在进行作业中不依靠人为的力量,使用机械对农业劳作独立完成,这是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意义。农业实施机械自动化可以很大程度上可以减低农业的成本,还可以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令得农民对农业的发展变得无比轻松,还能够对农业产品的质量给予很大的帮助。国家对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节约资源、对人力资源的节省、农业生产更加安全这都是农业实施机械自动化的很大的意义。智能化即在传统农业机械中融入一套智能化系统,负责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纵,可有效减轻农民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农机智能化系统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一是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负责信息数据的采集;二是决策系统,负责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判断分析;三是执行系统,负责农机操作执行。智能化农业机械还融入了GPS定位导航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提升了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有效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国内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及技术等原因,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近年来,国家出台许多政策大力支持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如今,自动化在农业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传感与检测技术等在农业上的结合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农业部门也发布了一些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经验,像山东寿光的智能蔬菜大棚,自动化采摘装置。同时也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措施,例如日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四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英国通过对施肥机播撒肥料的动力测量来精确控制肥料的播撒量。在自我努力创新并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我国农业实际的自动化农业机械技术系统。

3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问题

受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制约,许多先进的科技如:检测系统、GPS定位系统等在农机的实际生产中尚未得以广泛应用,农机的精准硬件的发展水平太低,我国农业的相关主管部门对精准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大,致使我国农机的精准发展程度相对较低。

3.2农业机械制造发展方式有待改善

近年随着社会需求与对农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水平不高、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创新创造能力不足的阶段。尤其是在最具前沿科技和发展前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研发上,其发展方式主要还是单纯的增添智能设备或对机械结构的改进,缺乏自主品牌和高水平、彻底的自动化制造能力,并且研发生产的农业机械智能化程度较低,并且结构复杂、操作性不人性化、价格高昂,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产品的推广及应用。

3.3农业机械专项补贴资金不足

如今对农业机械专项补贴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是就目前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农机装备的价格来说,目前的农机补贴依然不够,补贴资金缺口仍然比较大。在当前补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坚持和完善“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农机自动化与智能化道路,合理安排分配专项资金。

4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未来方向

4.1向大数据平台方向发展

建立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各种智能农机之间的信息以及数据的共享,从而有效提高智能农机进行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大数据平台是通过网络技术、数据密集计算以及云计算等方式把智能农机作业的环境、地理信息以及智能农机中的各项参数设置等等信息综合在一起进行平台化管理,远程采集智能农机以及环境、农作物等的信息,并对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4.2加大对农业所需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制开发

农业机械化要智能发展,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是重中之重,但是如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传感器及控制装备,对农产品的损坏较大,在种植、采摘、加工中或多或少都会对农产品的生长或品质有影响,要重点研发可以在自然生长环境中就农作物的生长性状进行检测评定的传感器,而本身对农作物的影响要降到最低,并加大对从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的控制系统力度,实现对农作物整个生长及加工过程数据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农产品效益最大化。

5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策略

5.1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相关扶持力度

对于政府来说,针对农门购买农业机械设备价格高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农门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来鼓励农民朋友购买农业机械,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业机械硬件设施相关方面的研究使农机的价格得到降低。这样可以使农机的使用范围增大,提升农业发展的效率并且还可以为农民朋友减轻一定的负担。对于农业机械维修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做出措施,可以对农业机械维修的公司进行扶持给予技术支持减少农机维修的价格。国家也可以极大鼓励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对国外进先进技术的引进,投身到国内外的竞争中去为国家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加大支持。

5.2引进先进技术人才

在很多地区虽然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但是由于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当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因此,需要在将先进机械设备引进农业上时,还需要配以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设备技术指导。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与高校进行合作,在高校中培养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实现人才下乡技术,对技术程度较落后的地区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帮助。高校学生在不仅在技术上能够对农业设备知识进行选宣传,还能帮助农民提升其农业建设素质。在我国偏远农村,由于人民政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相近技术设备接受上比较困难,并且对农业机械设备认识比较僵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设备的推广与农业发展。因此以先进带动落后的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农民的素质,还能够对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进行宣传。

5.3促使智能化农机研发更具中国特色

立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注重产学结合,加强智能化农机关键技术的研发,促使农机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得智能化农机操作更加简便。加强中小型、安全高效智能农机的研发,提升智能化农机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地形的耕作需求。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化农机技术,并结合国内农业发展实际,力求实现智能化农机本土化、国产化,降低智能化农机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与智能化农机装备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自动化与智能化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对生产模式的改变,劳动力的节省,效率的提升甚至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有质的改变。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态农业,而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是根本保证,时代的需求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注定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向着更加光明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黄开军.试论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J].湖南农机,2014,41(5):9-10+31.

[2]甘代祥.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9):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