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科学种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金线莲科学种植技术

黄梅生

福建省新罗区红坊镇政府364013

金线莲(又名金线兰)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是属于我们南方的一种道地的植物。在民间有金丝线,金耳环,鸟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钱草,金线石松等美名,即有药王和神草的美称,目前各地竞相模拟其天然生长条件,在山地进行人工栽培,但山地人工栽培,雀鸟鼠蛇灾害多、管理不便、成本高、集约化生产程度低。所以科学种植金线莲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不干不浇;培育壮苗;阴生植物;生物防治

它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主治肺热咳嗽,肺结核咯血,尿血,小儿惊风,破伤风,肾炎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支气管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也兼除青春痘。具体科学种植金线莲方法如下:

一、种植技术

①做好基质配比与装盘

将黑炭土和珍珠岩按3:1体积比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充分混合均匀,装盘(珍珠岩不足时则直接将黑炭土筛细,装盘)。基质装盘时要求轻压基质,不可太松也不可太紧。见下图1。

图1

②认真洗苗

将清水倒入苗瓶内,水量以稍稍没过培养基即可,然后用手摇动苗瓶至培养基与苗株松散,将苗株取出后放入装满清水的水盆内清洗,一次放入苗株不宜过多。将洗完的苗株放入2000倍的百菌清溶液内沾一下,后放入穴盘内稍微晾干一下即可种植。

洗苗过程中几点注意:

a洗苗时一定要仔细、认真、有耐心、不着急。

b用手轻捋苗根部的琼脂,一定要把琼脂洗干净,不然后期容易得病。

c清洗时注意不要伤根和茎,不然影响成活率,后期也容易得病。

d要根据当天的种植数量来洗苗,不要一下子把苗洗好,然后当天无法种完,并放置到第二天。这样的话,清洗后未及时种的苗容易烂,成活率也比较差。

③精选种壮苗

a不论是苗盘种植还是整条床种植,边缘都容易失水,同时浇水时不易浇到,所以种植时必须保持离边沿1cm以上距离。

b种植时株数与株距要规范整齐,苗盘种植时按每盘8X8株种植,要求疏密均匀;整条苗床种植时同样要疏密均匀,不紧不松最适宜。

c种植时一只手拿镊子在基质上挖出一小洞(将镊子竖立插入土中,往未种的地方挖土,在挖土的过程中镊子向上提,保持镊子尖端在土层中所形成路线与土面成45度角)另一只手轻拿苗株顶端,保持苗株上部挺直,放入洞中后回土并保持土面平整。

d种植深度为2~3cm,留最上一节的透气根露在空气中,该透气根0.5cm入土为宜。

e种植中发现有断根断叶断茎的种苗时,及时挑出来,不宜种植。

附图如下(图2):

图2

二、养护管理

1、光

光即光照。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1800~5000Lux,光照过强,苗倒伏;光照过弱,苗徒长。在金线莲光照调控中,一定要根据金线莲实际生长状况进行实时调节。

2、热

热即温度。金线莲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8℃,高温可耐40℃,低温可耐-5℃,温室种植一般高度控制在32℃以下,冬季低温控制在0℃以上。

3、水

水分为基质水和空气湿度。基质水以“不干不浇、见干就浇、浇则浇透、间干间湿”为主要原则!决不能积水,空气湿度控制在75%~85%为宜。

4、气

气主要为空气,即通风。高温天气每天及时为金线莲进行大棚换气(强制通风),阴雨天气可开启棚内循环风机,促进棚内小气候温湿度均一。大棚用遮阳网围起来,6米宽的大棚比较通风。

5、土

土即基质及肥料。金线莲对基质要求极高,目前市场上仅推荐德国克拉斯曼和丹麦品氏两种进口黑炭土!如果是山上收集的土或者是使用过的泥炭土,一定要先经过100度高温消毒杀菌。另外土质松软不会粘,这是基本要求,否则根不会生长。

最后总结金线莲种植三大要素:

苗期管理、培育壮苗、肥水管理。

(1)金线莲规模化中适宜采用组培种苗,组培苗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且植株整齐,要求选用经棚炼苗15-30天以上,苗高6厘米以上,当幼苗长出3-4片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

(2)金线莲为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基质为德国进口克拉斯曼黑炭土,生产养护中的以叶面肥为主,目前推荐美国进口花多多与海藻酸、好康多缓释肥、精准奥绿肥缓释肥。肥料喷施浓度与周期根据不同生长期而定。

(3)金线莲移栽一个星期后每隔一星期喷洒一次氨基酸,移栽15天内采用薄膜覆盖,控制好棚内温度在22-27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

(4)病虫害防治在前三个月苗期极易给尖孢镰刀菌、果胶杆菌、欧文氏菌等三大病菌侵染,在大棚四周围上防虫网,利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或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植物浸提液、抗生素等生物农药杀灭病虫,化学防治需选用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第07期;

《福建农业科技》1998年第05期;

《福建医药杂志》2000年第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