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体格常用指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浅谈儿童体格常用指标

扬帆付云威

扬帆付云威(东北农业大学医院150030)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181-02

【摘要】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有相应的测量值,是机体量的改变。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生长和发育两者密不可分,共同体现机体的动态变化。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仅要围绕体格发育的改变进行研究,而且要研究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组织成熟及功能改变。认识其总的规律有助于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关键词】儿童体格常用指标保健

儿童的生长发育,尽管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种族、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出现不同的生长模式,但总的规律还是十分相似的。认识其总的规律有助于正确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儿科临床中用体重计算药量、静脉输液量。

1.1出生体重与新生儿的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有关,如第一胎较轻,男孩的出生体重大于女孩。我国1995年9市城区调查结果显示,出生男婴平均为3.3kg,女婴为3.2kg,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值一致。出生体重受宫内影响大,出生体重过低可能由于早产或宫内发育迟缓。这种儿童可能一直长得比较瘦小,有时到青春期才赶上正常人水平。

1.2体重增长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新生儿出生后可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多在出生后3~4天降至最低点,以后回升,至7~10天回复到出生体重,下降的体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

1.3儿童体重增长为非等速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我国1995年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显示,正常足月婴儿在生后为3个月体重增加最迅速,平均每月增加的体重为800~1000g,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3~6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500~600g,6~9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250~300g,9~12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200~250g,至12个月龄的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3倍,这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系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增长减慢,为稳速生长,年增长值约为2kg;青春期开始后体重又猛增,年增长4~5kg,持续2~3年,系第二个生长高峰。

1.4为方便临床应用体重计算用药量和输液量,可用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儿童体重: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岁)×2+8

7~12岁体重(kg)=[年龄(岁)×7-5]/2

2身长(高)

身(长)高是指头顶至足底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可立位测量,称身高。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相差1~2cm。

2.1身长(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出生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cm,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cm;1周岁达至75cm;第2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增加10cm左右,2周岁时身长约85cm;2岁以后直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增加5~7.5cm。青春期受内分泌影响,出现身高增长高峰,男性比女性晚2年。在身高增长高峰时期男性1年身高平均增加9cm,女性平均增加8cm。

2.2常用的身长(高)计算公为:

2~12岁身长(高)(cm)=年龄(岁)×7+77

身长(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受营养的短期影响不明显,但与长期营养状况有关。我国的北方人大多比南方人高,云贵高原地带的人较矮。美国人平均比中国人高,儿童身高常与父母平均身高相关。身长(高)的异常,要考虑内分泌激素和骨、软骨发育不全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克汀病既矮又呆;软骨发育不全的小儿既矮又有四肢畸形;垂体性巨人症由于垂体分泌异常所致。

3头围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头部的发育最快为出生后头半年,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cm,在头半年增加9cm,后半年增加3cm,至1周岁头围平均约46cm;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5岁时约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54~58cm。如果出生时头围小于32cm,3岁后头围小于45cm,称为小头畸形,大脑发育不全时头围常偏小。头围过大时应注意有无脑积水。

4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出生时胸廓呈圆筒状,胸围32cm,比头围小1~2cm;随着年龄增长,胸廓的横径增加加快,至l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1岁以后胸围逐渐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其差数(cm)约等于儿童的岁数。婴儿时期营养良好时,胸廓发育好,胸部皮下脂肪较为丰满,也可有几个月胸围大于头围。婴儿呼吸以腹式为主,如果裤带束缚胸部,长久不解除,易发生束胸症及肋缘外翻。重症佝偻病可出现肋串珠、Harrison沟、鸡胸、漏斗胸等胸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增大也可出现鸡胸,漏斗胸也可为单纯胸廓发育异常。

5腹围

婴儿期胸围与腹围相近,以后腹围小于胸围。腹部易受腹壁肌张力及腹内脏器的影响。肠麻痹时出现腹壁膨隆,有腹水时腹大似蛙腹,如果出现腹水要定时测量腹围。测量腹围时应使受测者取仰卧位,以脐部为中心,绕腹一周。

6上臂围

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综合测量。上臂围的增长反映了儿童的营养状况。在无条件测量儿童体重和身高的情况下,上臂围可以用来评估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大于13.5cm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低于12.5cm为营养不良。

参考文献

[1]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3~26.

[2]黄永兰,陶德定,王慕逖.生长落后儿童下丘脑-垂体后叶功能探讨.中华内分泌代谢.

[3]蒋汝刚;林静.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4]季成叶.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