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益气活血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益气活血理念的应用效果分析

邵健王斌毕波

(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理念下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在胸痹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50例胸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益气活血疗法)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7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和症状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57%>81.14%)相对更高(P<0.05),而症状发作频率[(0.62±0.38)次/月<(1.02±0.47)次/月]相对更低(P<0.05),而症状发作持续时间[(0.95±0.11)min<(1.49±0.35)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基于益气活血理念,实施中医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胸痹之证,减轻疾病的危害性,使患者得以良好恢复。

【关键词】胸痹;中医临床治疗;益气活血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061-02

胸痹是寒邪内侵、劳倦内伤所致病症,多发于年迈体虚者,同时还受到饮食失调、情志失节的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窒塞疼痛。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胸痹症类似于冠心病。在胸痹的中医临床治疗中,需要从疾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同时考虑其病理性质及病理演变情况,辨证施治,解除心脉痹阻不通,进而改善其胸闷、胸痛症状。益气活血之法是胸痹中医临床治疗的良好选择,其对于多种证型的胸痹症均有着显著的疗效[1]。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50例胸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益气活血理念下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50例胸痹患者,分别接受中医临床治疗(175例)和常规治疗(175例),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91例和84例,最高龄75岁,最低龄39岁,平均年龄(54.84±6.13)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89例和86例,最高龄74岁,最低龄41岁,平均年龄(56.55±6.0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基于益气活血理念,实施中医治疗。加入黄芪30g,党参、丹参、川芎、赤芍各15g,薤白、枳壳、瓜蒌、元胡、桃仁、郁金各10g,配制益气活血方,水煎温服,1剂/d(2次)。根据患者的证候表现,辨证加减。基本方中加入莱菔子、桂心,水煎温服后,具有清痰通痹之功,适用于瘀血痹阻之证。基本方中加入具有温阳利水功效的车前子、桂枝,适用于寒凝心脉之证。基本方中加入当归、桑白皮,具有活血化瘀之功,适用于瘀血痹阻之证。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02)5~10mg(2次/d)

,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10mg(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其病情的改善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n(%)]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胸痹患者的心脉痹阻不通,导致胸痛、心悸,部分患者还伴随左右咳喘症状。胸痹的病位在心,同时与其他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表现为心气不足、脏腑亏虚。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冠心病属于“胸痹”的范畴。在疾病的常规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栓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而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则需要准确分辨疾病的标准虚实,标本兼职。益气活血理念下的中医治疗,行活血化瘀、补益心气之法,调和脏腑气血。在益气活血基本方中,黄芪用于补气益气,党参、用于健脾益肺,丹参、桃仁用于活血祛瘀,川芎用于活血行气,能够有效改善心脉痹阻不通之。在此基础上,针对心血瘀阻、痰浊痹阻以及寒凝心脉等证,辨证加减,在基本方中加入具有活血化瘀、清痰通痹和温阳利水功效的中药材,达到辨证治疗的目的,进而彻底祛除病邪,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临床治疗,行益气活血之法,患者的发病频率由(2.54±0.61)次/月降低至(0.62±0.38)次/月,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由(3.94±0.58)min降低至(0.95±0.11)min,96.57%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行药物治疗,患者的发病频率由(2.49±0.65)次/月降低至(1.02±0.47)次/月,症状发作持续时间由(3.89±0.62)min降低至(1.49±0.35)min,81.14%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相比之下,益气活血理念下的中医临床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在胸痹的中医临床治疗中,以益气活血理念作为参考依据,辨证施治,能够有效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的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高庆元.益气活血方联合调摄干预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351-354.

[2]蒋边生.益气活血理念在胸痹中医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