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表现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

/ 2

CT表现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对照

邢燕杨明

邢燕杨明(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影像科1130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046-02

胃肠道间质瘤是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为原癌基因Kit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肿瘤[1],显示向胃肠道间质胃肠道起搏细胞分化。影像检查在GIST术前评价及随访中有重要作用。笔者旨在描述GIST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同时有完整的CT检查资料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男性1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5岁(18~73)。临床表现,腹痛7例,腹部包块8例,乏力、贫血、消瘦5例,腹胀2例,黑便2例。无症状及体征者,经体检或其他疾病行CT检查偶然发现者12例。

2.检查方法与图像分析: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或飞利浦128层螺旋CT。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患者禁食6小时,检查前口服温开水800~1000ml,常规采取仰卧位,扫描区域自隔顶至髂棘水平,层厚5~8mm,螺距1.375,120Kv,220mAs.先行平扫后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以3ml/s的流率团注对比剂碘普胺(300mgI/ml)100ml,延迟时间30、65和120s.重建层厚1mm。间隔1mm。所有影像资料分析均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完成,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影像表现特点、血供、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而判断病灶的起源和性质。

3.病理资料:GIST的判断标准为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系膜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肿瘤,28例CD117染色均为阳性。以肿瘤最大径超过10cm(小肠5cm),每50个高倍镜视野(HPF)有丝分裂率大于10为恶性;直径小于5cm(小肠2cm),每50个HPE有丝分裂率小于5为良性;介于两者之间为交界性[2]。出现转移、术后复发等确切恶性证据而无论肿瘤大小均为恶性。

结果

1.GIST的分布,大小及生长方式:28例GIST中胃占15例、小肠5例、大肠6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5例小肠GIST病灶直径约为2cm<者1例;2~5cm≤者3例,其中1例病理为恶性;5cm以上者1例。其余23例中,5cm﹤者5例,1例病理为交界性;5~10cm≤者12例,其中1例病理为良性,2例病理为恶性;10cm以上者6例,1例病理为交界性。28例胃肠道GIST4例为粘膜下型,5例为壁间型,17例为浆膜下型,2例胃肠道外型。

2.CT表现:轴位观察:平扫,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良性者肿块边缘较清晰,密度均匀,偶可见细小钙化点,肿块很少坏死,或仅轻度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恶性者肿块边界欠清,常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粘连,形态也不规则,可呈分叶状,肿块密度多不均匀,其内坏死、囊变、出血多见。增强,良性多均匀性强化,恶性不均匀强化,强化呈“速升缓降”式曲线,CT值可提升20~45HU。本组CT轴位图像判断肿瘤起源19/28例,其中16例与手术所见相符(59.29%),3例误判,9例未能判断肿瘤起源;判断肿块恶性程度与病理对照(不包括肿块大小),符合18/28例(64.29%)。

CT多平面重组(MPR):通过观察肿块与脏器间脂肪间隙是否存在、邻近大血管的移位方向、肿块-脏器界面夹角等,以确定肿块的起源。2例无法判断肿瘤起源,26例对肿块的来源进行判断,4例误判,22例与病理相符(准确率为78.79%)。

CT血管成像(CTA):28例显示有供血动脉者24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1例;4例未显示供血动脉,良性、恶性肿瘤各2例。在显示供血动脉的24例肿瘤中,根据肿瘤源器官供血动脉确定肿瘤起源,23例与手术观察相符,1例不符。恶性肿瘤广泛存在多支供血动脉,与良性肿瘤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5例良性肿瘤中,有1支供血动脉者2例,2支者1例,23例恶性肿瘤中,有1支供血动脉者2例,2支者8例,3支以上者13例。恶性肿瘤血供表现:肿瘤血管增粗迂曲8例,周围血管被肿瘤包绕、侵及3例,肿瘤内肿瘤血管13例,肿瘤染色6例。良性肿瘤血供表现:供血动脉包绕肿块表面2例。

讨论

目前CT检查是GIST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虽然仅凭CT检查确诊GIST比较困难,但他在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肿瘤血供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对肿瘤起源及区分其良恶性也有一定帮助。

CT对GIST生长方式类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组28例中对26例胃肠道GIST生长方式类型的判断,与病理对照100%符合。

部分病例的CT轴位图像未能见到与胃肠壁的连接征象,很多病例因此而误诊。其原因是GIST大多为腔外生长型,生长起始处可较小,而肿块却多已经与邻近脏器的影像重叠,从而CT轴位检查时不能明确肿块的起源。本组CT轴位图像准确判断肿块起源16/28例,准确率59.29%。CTMPR多角度观察,能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准确率78.79%。

CTA可以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判断肿瘤起源,具有较大价值,本组28例GIST据此定位与病理对照准确率为82.14%(23/28例)。

我们通过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及CTA综合图像分析,对本组28例GIST进行定位诊断,术前27例作出定位诊断,与病理符合率达96.46%,误诊1例为肠系膜GIST与邻近小肠明显粘连,误诊为小肠GIST,手术证实肠系膜起源。

CT检查在预测有无恶性倾向方面,可对肿瘤恶性危险度的术前评及相关治疗、随访提供帮助。

吴奇新等[3]报道,GIST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单变量分析结果,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情况、生长方式、液化坏死、强化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肿瘤的大小与肿瘤的恶性危险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GIST危险程度的分级是通过影响肿瘤大小来影响的,这就可能导致肿瘤部位、边界情况、生长方式、液化坏死、强化程度这几个因素与肿瘤大小的因素互相重叠,在统计学上可能后者掩盖了前几者的作用,进而导致肿瘤部位、边界情况、生长方式、液化坏死、强化程度在多因素分析时并不能成为影响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有意义指标。本组利用肿瘤部位、边界情况、生长方式、液化坏死、强化程度、肿瘤新生血管、多支供血动脉等因素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术前分析,与术后分级对照符合18/28例(64.29%);加大肿瘤大小因素符合28/28例(96.43%)。仅1例瘤直径小于5㎝,其他各项因素均显示为良性,术后病理核分裂数≥5/50HPF的胃GIST。此外笔者随访10例患者,其中1例肿块直径<5㎝,且核分裂数<5/50HPF的胃GIST患者发生术后复发和转移,这说明胃肠道GIST的病理诊断往往与生物学行为不完全一致。因此,临床上在判断GIST的恶性程度时,不能仅靠病理学诊断,影像学在此方面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也有待于影像寻找出切实有效的指标来完善GIST危险度评估。

参考文献

[1]FletcherCD,BermanJJ,CorlessC,etal.Diagnosiso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aconsensusapproach(Review).Humpathol,2002,33:459~465.

[2]KimHC,LeeJM,ComputSH,etal.lmagingo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Rrview).JM,ComputAssistTomogr,2004,28:596~604.

[3]邢燕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其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