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疗效分析和手术时机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疗效分析和手术时机体会

范耀刚1)周春2)

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⑵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时机选择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实验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至出院时间为(5.14±1.14)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至出院时间为(8.23±1.26)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至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但临床还需掌握手术最佳时机,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胆囊结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中胆道疾病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称之为胆源性胰腺炎[1]。其中轻中度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多为胆囊结石,而重度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多伴有胆管结石[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及在外科领域的普及,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该微创治疗手术以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手术时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1-64岁,平均(46.45±2.46)岁,胆囊炎病史2-11年,平均(6.45±1.63)年;对照组有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8-66岁,平均(47.32±2.51)岁,胆囊炎病史3-12年,平均(6.55±1.74)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B超等辅助检查证实患者存在胆囊结石,但未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所行手术指征,且无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均于发病3d内入院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后1-21d,其中合并腹膜炎、症状重、合并胆囊结石嵌顿的患者,均于患者入院后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包括采取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并予以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血尿淀粉酶指标变化情况,在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需保持管路通畅,并注意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等[3]。

1.3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方式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则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常规三孔法做手术切口,置入腹腔镜观察胆囊、胆总管、肝脏及周围网膜的情况,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存在粘连、皂化斑、坏死、肿大、渗液等情况,需先予以清除、吸净后再行手术切除治疗[4]。其后,将胆囊管游离出来,并应用可吸收夹夹闭,以免胆囊内的结石进入胆总管,辨认胆囊壶腹部位置,仔细观察胆总管与胆管间关系,其后切断胆囊管,必要时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术后灌洗腹腔后关闭腹腔。

1.4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手术用时。(2)首次排气时间。(3)手术至出院时间。(4)总住院时间。(5)切口感染发生情况。(6)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13.25±1.57)d,平均手术用时为(90.25±18.64)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12.94±1.32)d,平均手术用时为(95.47±18.26)min,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及手术用时数据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至出院时间为(5.14±1.14)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至出院时间为(8.23±1.26)d,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至出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胆源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恢复快等优势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临床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缩短了患者术后出院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但临床逐渐重视手术时机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5]。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制定的胆源性胰腺治疗方案中推荐,合并胆道梗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早期采取手术治疗或急诊手术治疗,若患者以胰腺病变为主则应首选非手术治疗[6]。此外,笔者建议在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行手术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重型患者则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总之,手术时机的选择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

综上所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但临床还需掌握手术最佳时机,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元,姚俊,顾林铭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再认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3):1710,1715.

[2]吴志强.浅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J].医药前沿,2017,7(11):110-111.

[3]仵好金,赵慧慧.胆囊结石并发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622-624.

[4]冯延平,史东利.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一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7):1154-1156.

[5]陈胜,吴卫泽,李能平等.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探讨[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6,16(5):326-330.

[6]heSha,LuYonggang.Observationoftheeffectoflaparoscopycombinedwithcholedochoscopyinthetreatmentof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complicatedwithgallstoneandthechoiceofoperativetime[J].Journalofclinicalrationaldruguse,2016,9(2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