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检测血吸虫病人价值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不同方法检测血吸虫病人价值对比

宋秋玲代娇段慧英通讯作者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吸虫循环抗原、血吸虫抗体及血吸虫虫卵抗体联合检测对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血吸虫循环抗原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吸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胶体染料法(DDIA)]和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DIGFA)]3种试剂对295例慢性血吸虫病人、53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ELISA+DDI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80.3%,DDIA+DIGF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3.9%,ELISA+DDIA+DIGFA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9.3%,明显优于单项检测。结论:3种试剂联合检测对提高血吸虫病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血吸虫病;ELISA;检测方法;应用价值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在中国血吸虫病已列入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结核和肝炎之后重点防治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对血吸虫病的实验室检测主要以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测为主[1]。病原学检查对中度和低度流行区粪样检测的敏感性较差,而免疫学检测试剂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广泛。我们通过分析医院血吸虫病人的检测结果,发现采用单一方法检测血吸虫病其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会导致部分人漏检。目前有关合理利用免疫学检测试剂检测血吸虫病的研究资料较少。为此,我们将3种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血吸虫检测试剂进行联合检测,观察3种试剂对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及单独和联合检测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血吸虫病人348例,男218例,女130例,年龄29~71岁,均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检查的疫区人。其中慢性血吸虫病人295例,男186例,女109例,年龄29~71岁;晚期血吸虫病人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36~52岁,均经病原学确诊。以10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61名,女39名,年龄20~65岁,均为非血吸虫疫区体检正常人群。

1.2方法

血吸虫抗体(IgG)检测试剂盒[胶体染料法(dipstickdyeimmunoassay,DDIA)]由无锡赛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3400930号)。血吸虫虫卵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dot-immu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由岳阳迅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400089号)。血吸虫循环抗原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tassay,ELISA)]由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400456号)。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c2检验,诊断效能评价以敏感性和特异性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人DDIA和DIGF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P<0.05),而DDIA和DIGFA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DDIA和DIG-FA对不同季节慢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分析在4个季节中对慢性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A+DIGFA联合检测和ELISA+DDIA+DIGFA联合检测均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9%、99.3%,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控制血吸虫病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防止血吸虫病漏诊而加重血吸虫感染所导致的病情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实施,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感染度也以轻度为主,如仅采用病原学检查的方法筛检疫区血吸虫病人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也会因其较高的漏检率严重影响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质量[2]。近3年来,我国自行研发的一些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试剂陆续获得国家注册文号,在血吸虫病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每种方法在检测性能方面各有利弊,为此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来提高疾病的诊断效能[3]。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循环抗原检测血吸虫病,无论是慢性血吸虫病还是晚期血吸虫病,其敏感性均较低,分别为19.3%、13.2%。这可能与血吸虫的免疫逃避机制有关。血吸虫在生活史各发育阶段不断地更换抗原,虫体各阶段抗原的特异或差异表达使试剂检测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循环抗原检测方法是一种检测急性感染和调查流行率的理想工具,但由于各地加强了对血吸虫的防治工作,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血吸虫病人体内循环抗原的含量非常少,单独使用这种方法检测血吸虫病,尤其是对于轻度感染地区的评估不是很理想[4-5]。DIGFA和DDIA均为血吸虫病抗体检测方法,前者以虫卵组分抗原作为诊断抗原,后者以成虫组分抗原作为诊断抗原,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DDIA和DIGFA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方法会造成27.8%~34.2%的慢性血吸虫病人出现假阴性结果,然而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同时2种方法均简便、快速,不需任何专门设备和特殊操作技术,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

参考文献:

[1]刘安辉,韩继,张新卫.血清前白蛋白对慢性晚期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探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3):48-49.

[2]张敏.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5,30(4):106-107.

[3]杜莉,辛艳.血吸虫病人血吸虫循环抗原和抗体及血吸虫虫卵抗体联合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2):1690-1691.

[4]李凌.超声检查对不同时期血吸虫肝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5(4):308-310.

[5]王玠,刘茜,张秋明,等.抗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抗体IgG检测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1):97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