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王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新形势下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王浩

王浩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黄登•大华桥水电厂云南省兰坪县671406)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壮大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为了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就需要在工程的招投标和合同方面进行严格的监查和管理。对工程招投标进行严格的筛查和管理能够对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产生有效的保障,而且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工程企业的市场地位。对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能够明确划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保障工程的规范性和有序进行。本文针对在新形势下的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新形势;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在新形势的发展之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国的经济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不同的经济类型和占据比例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多的变化。新形势下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为了保障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图纸的设计、施工技术的统一、施工流程等等各种细节流程的有序进行和规范性,工程的招标和投标是工程的工程方与承包方双方对工程认知的统一,是双方在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招标、投标的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缺乏训练。

新形势下,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程是一项双方互相选择的公平性竞争,因此,招标和投标的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工作素质对于招投标是否能顺利进行,签订合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进行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自身企业的招标条件的隐秘性,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招投标工程中出现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等情况的发生。一些招标工作人员利用自身工作的便利性将自身所在企业的内部招标信息和条件出售给同行的其他企业,导致其他同行企业可以降低自身的招标要求,导致工程市场中出现恶意竞争,打破了竞争的公平性。正是因为招投标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缺乏训练才导致经济市场紊乱、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打破了竞争的公平性。

(二)、招投标过程中缺乏规范性。

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或者是部门管理不严谨等问题导致招投标项目市场紊乱,市场经济中出现恶意竞争却无人管理,导致这种恶气之风愈传愈盛,严重干扰市场的管理秩序。并且由于市场的监管不当,在招投标过程中发布的招标信息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各种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招标条件进行操作,影响了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性,并且也不利于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的互相选择,容易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发生双方意见不统一等情况,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低价中标的局限性

目前为降低投资和减少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集团及公司要求各单位在采购过程中采用低价中标的评审原则,特别是限额(是指单项合同估算为1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200万元及以上的物资、40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以下项目,要求必须采用低价中标的评审原则。虽然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方式为“质量和服务满足采购文件要求且报价最低的原则”,但因评审过程中对“质量和服务满足采购文件要求”不太好把握,实际评审过程中只要最低报价的单位资格、资格满足要求,就推荐最低价中标。低价中标的评审原则虽然对降低投资和减少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起到了一定积极效果,但对后期合同顺利履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部分报价单位为了中标,在没弄清实际状况的情况盲目降低报价,等到中标后发现报价已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导致后期无法履约。目前已出现报价单位收到中标通知后放弃中标,或合同签订后以亏损为理由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补偿、索赔。给投资单位的项目及合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双方决定签订合同之后,对合同的管理体现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遇到特殊情况后双方协议下的更改合同、转移合同直到合同终止中的方方面面。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工程环境的变化等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合同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管理不当而导致合同泄漏,泄露商业机密,或者因为合同中的一方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在进行合同签订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合同条约的重要性和法律效应就盲目签订。还有的是因为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对合同的执行率过低,规范性不强导致企业的经营决策发生失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企业产生经济损失,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还有一种是在进行合同管理时一方因财务危机、等级信用低等问题导致违约,因而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违约的风险。

二、针对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一)、规范招投标单位的行为。

为了能够保证招标单位能够严格发布招标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切合实际的招标条件,需要对招标单位的行为进行规范,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来规范其对招标条件的制定,并且为了保障招标的公平公正,规定其招标条件必须公开,防止招标单位在私下里对不同的投标单位进行不公平的筛选,为投标单位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并且应该引进专业的法律人才对招投标过程中设计的各种文件进行立案存档,确保文件的法律效应,这样也间接制约了招投标双方的自身行为,使其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严谨行事。对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暗箱操作、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进行严格的惩处和制裁,使其认识到违反规定的错误之处。

(二)、增强招投标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

招投标单位的工作人员是直接参与到招投标工程中来的,因此,招投标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积极按照规定行事,这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若想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必须首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进行培训和提升。增强招投标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严格依照规定行事,保证招投标过程中的行为的规范性,从而为招投标行为的公平公正性做出一点贡献,使招投标单位不仅能够提升各方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做到促进社会竞争的公平性,有利于净化社会竞争的风气,促进市场经济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持续发展,进而形成良性竞争的习惯,促进社会的稳定。

(三)、推行合理低价评审原则

在招标及采购评审过程中,推行合理低价评审原则,不能为降低投资和减少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而推行减低的低价中标评审原则。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采购过程中应考虑招投标单位两方面的利益,不能一味要求投标单位降低报价,合理的中标价格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四)、加强对合同的监管和执行。

在进行双方对合同的签订时,当场一定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员在场对合同条约进行详细的审查,确保合同条约与双方达成的协议一致,避免出现合同欺诈等行为,使合同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要求。并且在进行对工程的管理时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培训,增强其管理技能和知识,使其在进行合同签订时能够将工程管理需求与合同签订条件相统一,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另外,为了防止在合同签订后期出现合同一方无法继续按照合同行事的行为,在进行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合同双方要不断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的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进度与合同规定相一致。若实际的合同履行的情况与合同要求不一致且合同双方意见又不能达到统一的情况下,合同一方可以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应要求合同另一方履行合约或者支付违约金。利用这些方式来加强对合同的监管和执行,从而达到规范合同双方的行为的目的。

小结: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工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增加,因此工程招投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保障企业工程的工程质量和顺利进行,在进行招投标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能力的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这是一种双方进行互相选择的合作机会,且对招投标过程中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合同在符合双方意愿的条件下具备法律效应,从而起到对合同双方的履约行为的规范。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的管理,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跃斌.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8(06):308-309.

[2]沈楠.浅析合同管理与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8,25(0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