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吴晓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吴晓莉

吴晓莉

安徽省明光市城乡规划局2394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开始步入全新的阶段。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则反映了未来我国区域建设发展的趋势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统筹规划。本文从生态发展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城乡规划工作的一些要点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统筹城乡规划、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以及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等,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城乡规划

引言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我国开始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出台了许多节能减排的政策,同时加快了节约能源的研究,和对可再生资源的研究。目前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城市,所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以生态文明视角进行城乡规划,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开采,打造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

1生态文明的含义

文明,是历史的沉淀,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适合人类精神追求、可以被大部分人类认可以及接受的一种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而当在它前面加上生态两个字,就成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和阶段,是人类为了取个更好的物质、精神目标,而遵守的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总和。其总之就是实现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来说,生态文明更多的是说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和建立更加美好家园,以及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会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社会取得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和状态。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问题

2.1生态环境问题

一环境破坏

就区域情况来讲,特别是我国先繁荣起来的东部海岸区域,因为这部分区域工业实力强、人口聚集,让该区域的环境破坏情况堪忧——雾霾气候、酸雨、水质污染等;我国西部区域尽管聚居人数比东部少,然而因为西部生态脆弱、环境接纳能力有限,而且环境的抗干扰功能有限,所以我国西部区域的环境污染的整治已是大势所趋。

二不合理的资源存储

从土地本身来讲,第一步要权衡的就是农业用土地的比率,在此前提下,要确保民众的吃穿用度很困难。比如说石油,我国每年消耗的石油量多,而没有往国外出口石油。我国更多的是储藏煤炭而并非石油。又比如水资源,我国含水比例尽管较大,然而因为初期发展阶段并未保护水资源,让目前能够享用的淡水资源紧缺。

2.2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因为不科学的城市规划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使生态环境污染更加严重,资源被浪费,城市交通堵塞等。最严重的是乡村建设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秩序,加剧了生态环境破坏。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发展较慢,因此就造成想要治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地方所有部门共同应对,过程冗长,程序繁琐,使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甚至有可能更严重。

3生态文明角度下的城乡规划策略

3.1完善体系机制

纵观我国多地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可以发现,虽然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其中,但由于我国尚且没有在该方面出台一系列严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因此,生态绿色城市的规划与转型发展,在运用各项资源和开展具体规划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环节衔接不紧密,工作开展阻力较大等问题。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低碳环保理念下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成功案例,主动归纳总结其获得成功的原因与经验,并与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充分结合,从而为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帮助。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需要尽快制定并出台有关基于生态文明的城乡规划发展转型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城乡规划工作进行明确约束和规范管理。

3.2加强规划审查,逐步做到规划管理制度化、规划验收规范化、规划审批程序化

一是加强批后监管。规划部门从项目放验线、验基础、验主体、验外饰材料到建筑退让界限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等方面,同步跟踪检查,建立批后管理档案。在已批在建项目建设过程中,执行“放线到场、验槽到场、一层浇顶到场、楼层封顶到场、验收到场”五个到场制度,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二是严格规划公示。一方面,做好建设项目的批前公示,尤其是对化工集中区、水源地保护区等敏感、重要的建设项目,一律在选址审批前进行规划公示,征求意见。另一方面,认真做好批后规划公示,对经规划审批的建设项目,制作统一制式的公示牌,在建筑工地进行公示,提高已批规划的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

3.3城乡统筹规划,健全空间规划系统

《城乡规划法》的出现,表示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了律法方面的保证。城乡一体化规划,首先应将乡镇区域的构建上升到规划管控的层面,强化编制或完成构建引导,完成科学的城乡设计部署,预防城乡生态问题在村镇中蔓延;其次,应强化城市区域的规划力度,强化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以及城中村的改建进行。另外,要透过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相结合。城市规划生态化需要变更以往老旧的城乡规划模式。比如,预估城市规模阶段,进行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解析,通过生态位解读明确城市的功能,在城市用地考评与挑选中,使用生态安全格局学说等。而且,还应健全我国的空间规划系统。当前,我国的空间规划种类繁多,除开城市规划以外,还包含国家土地丈量、地皮使用整体设计等。这部分规划工作侧重点不一,然而通常会形成冲突,让空间规划变得杂乱、效率降低,对城乡统筹规划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必须兼容相异种类的规划,构成一致性强、秩序井然的空间规划系统,提升规划的管理与治理水准。

3.4优化规划内容

在建筑方面应当致力于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对单位面积内的建筑耗能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注重提高新建建筑当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而在绿地规划设计当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更多的本土绿色植被,同时秉持着因地制宜、优势造型的原则,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之外搭配种植颜色各异的花卉苗木,在有效提高植林地比例的同时,使得人们在城区当中也可以仿佛置身在森林当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海绵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安装雨水回收装置,并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净化和“二次处理”,使得城市能够化身为一大块具有极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在有效收集雨水资源提升其利用率的基础之上,为植被、农田灌溉和道路清洗等提供充足用水。而在城市交通的规划当中,可以将公交站点的半径覆盖率缩小至500m,并通过修建立交桥、快速道路等方式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电动汽车混合汽车等,从而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结语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改善环境的办法各不相同。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且提出了发展城乡生态文明的口号。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出城市无限的功能,同时还保证生态、城市文明与经济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袁媛.浅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意义[J].中国科技博览,2014(4):487.

[2]颜文涛,萧敬豪.城乡规划法规与环境绩效——环境绩效视角下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15,39(11):39-47.

[3]林隆庆.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绿色环保建材,2017(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