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任明霞

花垣县人民医院湖南湘西4164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治疗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常规组28.21%,两组相比,差异显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4.3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4.61%,两组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把病灶及时的清除,术后用药物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降低复发的情况。

【关键词】手术;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妇科诊室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多发疾病,育龄女性的发病率较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病部位在盆腔,例如腹膜以及卵巢等,临床症状表现有盆腔痛、痛经、行交疼痛[1],严重会导致盆腔包块以及不孕等情况。近几年我国腹腔镜技术逐步完善,在临床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诊断多应用腹腔镜手术,而且诊断率极高,能有效的降低复发的情况,为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也可以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药物的种类过多,对患者什么情况用何种药物进行治疗得到临床医学者的研究。因此,选取我院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联合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01月至2016年10月共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常规组39例,年龄21至38岁,平均年龄(31.4±0.4)岁;子宫内膜厚度0.48±0.21cm,子宫活跃度1.36±0.46,痛经评分5.11±1.23。

治疗组39例,年龄35至72岁,平均年龄(54.1±1.3)岁;子宫内膜厚度0.49±0.23cm,子宫活跃度1.28±0.34,痛经评分5.32±1.28。两者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入标准

①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②有明显月经失调、性交疼痛、痛经的临床症状;③子宫无严重病变;④没有进行过子宫附件手术;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药物的剂量为:3mg,每间隔三天服用一次,进行2个月的治疗。

治疗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药物的剂量为:12mg/次/天,进行2个月的治疗。腹腔镜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找到患者的膀胱结石位,应用四孔法,将11-14mmHG当作气腹压力,辅助腹腔镜对盆腔进行检查,查找到患者的病变位置,观察到粘连程度,运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盆腔内膜异位病灶电凝术以及盆腔粘连分离松解术,尽力让患者的盆腔内部解剖结构恢复正常,手术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对腹腔冲洗,并将几丁糖置入到盆腔内,预防盆腔再次出现粘连的情况,并且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患者治疗后的痛经情况、子宫活动度、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的情况。采用评分制度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明显好转,盆腔结节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所好转,盆腔结节缩小。无效:患者的疼痛情况无好转,盆腔结节加重。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本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活跃度、子宫内膜厚度、痛经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指标情况相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的基本指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两组各自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再应用药物辅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理方法呈现的是良性形态[2]但又具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种植、转移以及侵蚀能力。手术治疗很难彻底的清除病灶,而且病灶易反复发作,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粘连的情况,因此,术后辅助药物进行治疗,能对残留的病灶进行抑制,达到预防和抑制疾病复发的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情况。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通过调节异位内膜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从而导致移位内膜萎缩[3]、退化产生治疗效果。米非司酮能控制排卵情况,可引发黄体溶解而扰乱子宫内膜的完整性,对黄体促性腺激素有一定控制能力,米非司酮更可以直接对异位的内膜进行治疗,可达到控制其分化和增生的情况,进行有效消灭,抑制其生长。

孕三烯酮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属于三烯类合成激素,有抵抗雌激素、孕激素以及抗性腺效应,提高游离睾酮的含量[4],抑制性激素和球蛋白相结合,此外,孕三烯酮可以对子功能膜、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把病灶及时的清除,术后用药物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能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同时更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的情况,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均对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米非司酮的安全性更高一些。

参考文献

[1]李卓莉,郝敏,赵卫红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分析田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4):189一192.

[2]孙莉,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育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2)73一75.

[3]郑兴宗,腹腔镜手术分别联合GnRH一二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3):378一381.

[4]王瑞静,不卜秀娟,邢彦,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口[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99一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