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灵动的下岗女工新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鲜活灵动的下岗女工新形象

郝文亚段永良

———浅谈大型现代评剧《月嫂》

由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与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评剧《月嫂》(编剧曹涌波,导演顾威,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袁淑梅),是一出表现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耐人寻味的好戏,它热情讴歌了以月嫂韩巧妹为代表的下岗再就业女工的坚强、执着、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性奋斗精神,充分展示了党和政府对下岗工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热情的关怀和鼎力支持。这是一部在我国戏曲舞台上,至金还少见的表现下岗工人再就业这一题材的好作品,作为剧中下岗女工的扮演者,从内心感到兴奋和鼓舞。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工厂的破产与重组;工人的下岗与再就业,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作者撷取纷纭复杂、多彩多姿现实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丰富素材,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写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又十分好看的大型现代评剧《月嫂》,全力打造了月嫂韩巧妹这个精彩鲜活灵动的女性新形象,给人以深深地感染和强烈的震撼。

作者把月嫂韩巧妹放在新世纪初,放在我国人民万众一心奔小康的大背景下,描摹她,突出她,这就是使这个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月嫂“擦过皮鞋吃苦受累,卖过报纸早起晚归。馒头,咸菜、一杯水、晨风、夜雨、两眼黑”,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经过上岗培训,又当上了伺候产妇,照顾婴儿的十佳月嫂。这个典型形象最大成功之处是它的精神和鲜活。作者是通过动人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和深入到人物内心,去揭示她那晶莹剔透、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来完成这个人物的塑造。因此,她显得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她既不是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也不是满口豪言壮语的铁姑娘,她,就是她,一个极为普通、平凡又闪烁着强烈性格光辉的中国女性形象,她像妈妈,她像妻子,她像姐妹,作者在挖掘这个人物人情味丰富了她,突出了她,她就是黑格尔老人说的“这一个”。作者设置了月嫂韩巧妹与前夫一家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又在冲突中,一步步,一层层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人物。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袁淑梅成功地到位地扮演了月嫂这个人物。袁淑梅嗓音圆润,扮相俊美,功底扎实,唱念俱佳。她曾成功地扮演过众多的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这个韩巧妹又是她塑造的崭新一个。她在陆大勇全家急切盼望月嫂到来中上场,艺术化的月嫂服,轻盈的步履,尤其是一段“沿小区数过新楼十八栋”的唱段,是月嫂在观众面前的第一个亮相,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月嫂的形象在作者左一笔右一笔的够了中,次第展开逐渐饱满丰富起来,集中深刻的表现了月嫂韩巧妹“带一个爱一个,月嫂上岗,别一次哭一次总能牵肠,看一孩爱一孩国家希望,干一行恋一行满园花香。”爱岗敬业的高尚品质。她如春风,像春雨,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的有声有色。袁淑梅充分发挥嗓音圆润甜美、摇曳多姿的演唱特色,运用大段优美的唱段,把月嫂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精彩、细腻,如“怀抱别家子,轻轻贴胸上”,“众家姐妹听我开导”和前夫陆大勇对唱“一阵风,一阵雨停停下下”以及“妈妈一路上是怎样嘱咐你”,“每忆起当年事都是灵魂洗礼”等等,这些唱段优美而极具性格化,它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农民进城务农是新事物,城市的高楼大厦,整齐的街道,繁茂的市场,都闪着他们匆匆的身影,都有着他们辛勤劳动的心血和汗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戏中的强子,凭着憨直而爽朗的性格,他从农村到城市,从洗楼、保洁、扫马路开始,既美化了城市,也使自己致了富,并在工作中深深了解并爱上了月嫂。这是戏内舞台出现又一新的形象,这个人物描写所蕴含的意义是巨大的。《月嫂》中还有几组下岗女工不时穿插进来的唱念组合和谐幽默的表演,它既起到推进故事,塑造人物的作用,又如一抹阳光,一束鲜花,起到调色和加强节奏感的作用,它活跃了舞台,又增加了整出戏的喜剧色彩,使欢快浓郁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调动的整个舞台也生动、明快起来,“动人春色不需多”,下岗女工的唱念组合起来起到以一当十的艺术作用。

《月嫂》的二度创作也是十分成功的,舞台干净漂亮,有时代感,台上高楼大厦的背景,门窗玲珑剔透的透视效果,带有浓浓的诗意,而道具的变化来表现地点的变化也处理得特别聪明和简洁。唱腔音乐上也既有浓郁时代气息评剧特色,又揉进当代音乐因素,显得好听而不陈旧。

除了袁淑梅饰韩巧妹之外,阎少哲饰陆大勇,高慧兰饰陶丽,李跃进饰强子和王素萍饰姥姥,以及杨海娟饰小贝贝,刻画得人物都很到位,演出都很精彩。

现代评剧《月嫂》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部生活的交响乐,它既不故作豪迈,也不颓唐低调,它恰到好处,表现了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

从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民间艺人坚守生产,为某一门技艺的承传保护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但邰立平的一枝独秀与南肖里村木版年画生产的整体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仍然为木版年画的未来担忧。与木版年画不同,六营村的泥塑家家户户生产,在考察中民间艺人谈到目前彩绘泥塑的产品基本以生肖泥塑为主,老艺人胡深说“什么年(生肖)生产什么,什么需要生产什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泥塑品种的生产,市场的需求也使一些民间艺术传统发生了微妙变化。传统的泥塑挂虎最具凤翔彩绘泥塑的代表性,原本带有民俗文化符号的图案渐渐向简化、装饰化倾向发展,泥塑产品更加美化,但却少了乡土的味道。

民间艺术的传承,优秀的能工巧匠(传承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民间文化也不是将它放进博物馆里,而是需要一个活的生存环境。因为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存的具体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其根本要旨是使传统文化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民间美术的保护,首先需要它生存下来,对于民间艺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为凤翔彩绘泥塑的繁荣景象而欣喜,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民间艺术在传承上的还面临很多困难。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环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性的发掘传统的样式,挖掘民俗内涵,将民间艺术的文化之根真正的保留住并通过传艺带徒承传下去。否则目前彩绘泥塑的一时辉煌也会因它缺少创造性和具有文化根基的传承人而衰落。作为民间艺术的研究者更应该为其传承保护做些自己实际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邰怡.我所经历的凤翔年画[A].&西安:陕西民间美术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2]彭迪.&建言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年,第11期。课题来源: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课题:宝鸡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与民俗特征研究项目编号:ZK0815

(作者单位: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