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3

语文味——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

张晓云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中心小学321000

摘要: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动情的朗读体会语文的味道,让学生情感与文章思想产生共鸣,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的快乐,让学生从文章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文章中提高人格。走出满堂灌的怪圈,跳出形式主义的作风,避开钻入历史课、科学课、表演课、文学课的死胡同。让“语文味”充斥我们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的本味。

关键词:语味情味趣味

曾在朋友的听课笔记上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语文课堂呼唤语文教育本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作者:浙师大中文系教授王尚文)。看到这段话,忽然觉得有一阵春风吹过,特温暖、特舒服。

何谓“语文味”?我认为“语文味儿”应该是体现语文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基础上,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以及所决定的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语文味”是语文教育的本色,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的“味儿”应该是原汁原味的,不需要更多的东西去修饰,去点缀。

课程改革的本意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语文课堂追求开放成了一种时尚。但是在追求这个目的的同时,很多课堂也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误区:只要能渲染课堂气氛的,课件随即播放音乐;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的,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公开课上看似热闹的学生发言,有些漫无边际;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整堂课一半是课件的展示。浓郁的视觉轰击,丰富的声像欣赏,繁杂的各式活动代替了文本、教师的言语魅力,剥夺了学生对文本言语的品位与揣摩,丧失了语文课堂人性的情感魅力。语文课有些“变味”了。

那语文课应该怎样体现出“语文味”呢?怎样保留原有的味道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语文课应该要有这些“语文味”。

一、语文课要充满浓厚的语味

1.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语文课堂的一些不正常现象:

“有的离开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单讲思想政治,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品德课。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过多讲授文学理论,把语文课讲成了文学概论之类的功课。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没有认真备课,碰到什么讲什么,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在语文课里讲了很多有关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里,叶老从侧面向我们揭示了语文课不应该忽视语味,语文课应该体现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要使语文课富有“语味”,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语文新课标》也明确规定:语文学科基本任务的核心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如何提高语文课的“语味”。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字、词、句、段、篇讲起,“语味”在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就要紧扣课文字、词、句来讲(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字、词、句,有时也包括精彩的语段),而不是游离课文的“架空分析”,要实实在在教。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出发去真正理解、体会,并运用。让学生对语言产生敏感,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

因此语文课上少些老师单讲的分析,多些学生的体悟。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课堂中多让学生读,多种形式的读,个性化的读,但这个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学生的读要读出意思,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这就需要老师的引领,课前备课要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

二、语文课要充满真挚的情味

1.从备课中出情感。

教师把自己对文章的情感流露在备课本上,在课堂中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学生,那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其实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产物,任何一篇传世之作,无不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凝聚,不仅记叙文是如此,就是说明文也概莫能外,现在很多的说明文都用上了优美的句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文中也是占了大部分。所以找准课文即作者的情感点,是教出情感的基础。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不仅找出文字表面的,更要挖掘作者隐在的情感点,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特别是把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相应地做出或憎或爱,或忧或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应和评价,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文章,走进作者内心深处。

2.从学生处出情感。

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成长需要来对文章进行情感角度的选择。

3.从教师自己出动情。

只有教师自己动情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充满丰富的情感,范读是有情感、讲授要带情感,评价也要带情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味,才能感动学生。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谈”,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自己首先要动情,从教师的朗读、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课堂表达的评价等都要认认真真,富有情感的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再说,我们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进甚至倾进鲜明浓郁的情感,用这种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让学生入情入境。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态度的教学行为之中。让学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让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达到课堂和谐完美统一。

三、语文课要有浓厚的文化味

1.语文课要传承优秀的文化。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堂应该要有浓厚的文化味。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儿”。民族文化还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入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都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古代到现代,从诗词歌赋到唐诗宋词,从四大发明到神州五号、六号……无不展示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这些只有在我们的语文课中才能充分地去感受。

2.如何传承优秀文化。

语文教师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之一,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这个积淀者呢?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学习勤于积累,感悟,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古诗文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一种文体,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特别注重教学方式,当然古诗文教学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文化底蕴的。教师只有自己积淀民族文化,才能带着学生去积淀这种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经典作品中去,沉淀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在上语文课的前五分钟,都会让学生进行古诗词背诵比赛、优秀名篇佳作优美句段朗诵、演讲等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累了语言,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明史。

四、语文课要有丰富的趣味

1.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学观念。

这里的“趣”并不是乱无边际的,语文课的“趣味”首先是来自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观念的更新首先体现在备课、课堂中,如果教者建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会考虑这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会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就会处处考虑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能大胆想象,能大胆发表意见,那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课吗?

2.改革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兴趣。

改变教学方式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语文课的趣味也是从改变教学方法开始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当然这些方法是为学生而服务的,故也有人把这种方法归为“趣味教学法”。当然如果经常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也会生厌的,可能还会产生厌恶的情感。

3.发掘趣味因素,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可以说很多都是凝结着作者的一份情感、一份趣味,每篇文章都有可挖掘的趣味因素,只是平时不注意。作为经过学者专家精选的教材,应该说,无论哪种文体,都是有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只是侧重的是情趣还是理趣,是意趣还是风趣的不同而已。

4.引进课外趣味,丰富文章情感。

课外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只要时时注意,事事关心,勤于并善于博采,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其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学会积累,勤积累生活中趣味的实例。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思路和视野开阔的教师,他们总是善于从课外“拾趣”,不断从课外引进学生喜欢的东西,特别是面对着那些学起来比较枯燥的课文,更是不放松做这方面的努力。这点在名特教师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他们那种海阔天空,那种侃侃而谈、那种风趣幽默都是自己阅历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语文课堂简直是一种享受,一种知识的洗礼,情感的碰撞。

五、语文课要有人生的思想境界

1.语文课堂应提高人生的思想境界。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是让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的表面,只是简单学习字词、句段,应该要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人是万物的灵长,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语文教学就是要使人身上的魔鬼属性越来越少,天使属性越来越多,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的学习都能让学生得到思想的熏陶和洗礼。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文章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学习都特别认真,几个调皮的孩子也变得乖多了。其实这些名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只有具有“语文味儿”的课才能做到。

2.语文课如何提高人生的思想境界。

我想每一篇文章的安排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目的,我们不仅是要学习书本的语言文字,还要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世界,领会文章的中心,并能将这种思想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思想,提升境界。如我在教完每篇课文后,都会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或是体会,也算是一种小练笔,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能把自己对文章独特的情感表达出来,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

“语文味”的提倡,是一种很普通很明白的概念,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到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最原始、最富有魅力的知识与精神享受,学生的思想、精神也一定会得到洗礼、升华。才会出现更多洋溢着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的语文课,原汁的浓郁的“语文味”也一定会多多走近学生,充满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2]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魏天无叶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