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分析

张祖山

天津储气库分公司天津市300280

摘要:地下储气库是一种天然气存储场所,其存储的天然气资源可以在应急状况或战略阶段进行使用。随着我国油气企业对于地下储气库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剧,我国的地下储气库逐步进入了初步的建设阶段,而与地下储气库相关的安全管理研究也刚刚起步。由于地下储气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因而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相对较多。本文简要分析了地下储气库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我国的油气企业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分析

引言:

欧美等西方国家早于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展了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其无论是建设水平还是安全管理技术均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且安全管理体系也相对较为完善。由于不同国家的地下储气库建设背景不同,且技术条件、硬件设备条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各国在地下储气库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地下储气库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商业用的地下储气库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方面均无法与欧美等国相提并论,且我国的多数地下储气库为枯竭的油气井改造而成。随着地下储气库逐渐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因而加强对于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分析

从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内容来看,其主要可以划分为地面设施的建设及地下设施的建设两个环节,因而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从地面及地下两个角度出发。从实践经验来看,影响安全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性问题。无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地面工程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其涉及到的领域包括地址勘探、钻井、采气、机械化、电气化、土木工程建设等等。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安全管理的整体难度较高,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出色的专业水平,且需要对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参与工作的过程中对各项建设环节的风险系数及危险源作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才能够实现对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及管理。针对这一情况,地下储气库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需要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并采取观察卡、巡逻体系等多项措施来保障安全管理的全面性。

二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问题。土建工程是地下储气库建设阶段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工程整体中的占比较大,而多数从事土建工程的人员存在着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专业素养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且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属地化是施工队伍的主要特征,地下储气库的承建单位很难严格对施工队伍的素质水平进行筛选。此外,多数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能力较差,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缺乏科学的引导,甚至会存在为了追赶施工周期而减少技术培训的情况。为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就必须加强岗前技术培训的监督管理,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采取全过程监管的原则,从而达到规范技术应用情况,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三是突发性问题。地下储气库的施工环境决定了施工现场存在诸多无法把控的影响因素。尽管在施工前期会通过对于施工现场的考察来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及风险源,并采取了一定的风险防范措施,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风险的避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多套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工作,确保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在面对风险事故时能够快速撤离施工现场,避免风险的影响扩大化。

四是外部因素问题。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方的责任分配,土建工程在地下储气库中的占比较高,施工单位为了满足施工周期的基本要求,往往会采取工程外包的形式,将部分建设专业性较强或建设难度较低的子项目承包给其他的施工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会导致失去了对于安全管理的有效控制。首先是分包方的安全资质问题,其次是分包方的技术应用和设备状态问题,最后是分包方是否就施工环境和施工任务及时开展过技术培训问题。上述几种问题的存在都是造成安全管理失控的主要原因。

二、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分析

经过多年的经验分析之后,我国的油气企业在地下储气库的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较为全面的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性指的是安全管理体系与地下储气库之间的契合度较高,且安全管理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互相管理性,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全面,实用价值较高。从实际应用情况来,在地下储气库运营阶段所应用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于全部生产要素的有效监控及保护。首先是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任何位置的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均需要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会对其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上岗就业。其次,在外来人员管理方面的标准较为严格,任何外来人员在进入地下储气库后均会安排专人跟随。最后,地下储气库内设置了大量的维修人员以及消防措施,防护措施整体较为全面。此外,多数油气企业针对地下储气库的运营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监督体系,并建立了专业性较强的安全管理队伍,其有权对库内的不安全操作行为进行监督,有责任保证整个地下储气库的安全。

二是系统性。地下储气库内的全部设备、人员均属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对象,且岗前培训环节包括了安全管理培训。

三是合理性。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且符合国家的要求及行业标准。

四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指的是安全管理体系并非固定的,其具有较强的反馈性,可以随时根据库内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发展,且任何安全管理环节均可以调整。地下储气库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均有权向安全管理部门反馈安全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安全管理部门则需要在24h内提出修改方案,并落实。此外,安全管理部门还会定期对事故案例及库内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的调整。从某种角度来看,体系的改进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这不仅能够切实保证地下储气库的安全,更能够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

三、发展方向分析

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为集中化。其具体是指在多重安全防护措施、系统及制度的基础上,各项安全系统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地下储气库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要确保所有的安全系统可以共同运行。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寻求各个系统之间的契合点;又要基于每一个安全系统的基本特征,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最终通过整分结合的措施,来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集中化发展。

四、结语

综合来看,在地下储气库建设力度不断增加的基础上,针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力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部门应当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分析经验,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思维之间的碰撞,来找到安全管理体系所存在的弊端,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切实保障地下储气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原欣,邢芳,朱世民.浅析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62-64.

[2]唐晨飞,张广文,王延平,等.美国AlisoCanyon地下储气库泄漏事故概况及反思[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7):5-8.

[3]岳昕.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安全管理及技术综述[J].当代化工,2017,46(5):921-924.

[4]谢丽华,张宏,李鹤林.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事故分析及风险识别[J].天然气工业,2009,29(11):116-119.

[5]张瑾.浅析地下储气库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J].现代国企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