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禹1谭莉君2

王禹1谭莉君2(1牡丹江北方医院1570002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150036)

【摘要】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ITP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比值。结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能较好地反映ITP的发病机制,对提高ITP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减少,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出血为特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1]。目前ITP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减少两个方面。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能较好地反映这一疾病过程。本文通过检测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30例ITP患者均为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18例,男:女=1:1.5,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4岁。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1]。

20例正常对照为本院体检中心体检正常者,其中男6例,女14例,男:女=1:2.3,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8岁。

1.2检测方法PAIgG、PAIgA、PAIgM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试剂盒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血小板相关抗体酶联检测试剂盒,严格按操作规程由专人检测。

1.3阳性判断标准阳性标准:以单项PAIg>标准值为阳性:PAIgG>90ng/107pl,PAIgA>12ng/107pl,PAIgM>40ng/107pl。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ITP患者血小板表面PAIgG、PAIgA和PAIgM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gG阳性检出率为76.67%、PAIgA阳性检出率为23.33%、PAIgM阳性检出率为33.33%。

3讨论

血小板破坏增多是由于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其Fc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或补体系统,使血小板破坏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所致。检测抗血小板抗体对于ITP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ITP组PAIgG、PAIgM、PAIg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2]。

本研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AIgG阳性率最高,达76.67%,说明ITP的发生主要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介导,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通过巨噬细胞表面的Fcy受体在脾脏等部位加速清除[3]。Farland[4]认为PAIgG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单独检测PAIgG广泛应用于ITP的诊断。范颖等[5]提出绝大多数ITP患者的PAIgG、PAIgA和PAIgM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表现不甚相同,有的表现为单一抗体升高,也有的表现为多种相关抗体升高,故而同时检测PAIgG、PAIgA和PAIgM可能有助于提高ITP诊断的阳性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检测PAIgG的阳性率要低于PAIg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支持PAIg3项联检能提高ITP诊断的阳性率,对于ITP患者应进行联合检测。目前ITP的诊断主要依靠于临床表现、骨髓检查和除外继发因素,尚无特异实验室诊断方法,一旦误诊,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因为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而使患者出现较大副反应。检测ITP患者的PAIg有助于提高ITP诊断的正确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ELISA法检测PAIg阳性率较高,但特异性较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但敏感性较低。同时测定PAIg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可以提高ITP实验室诊断的阳性率和增大可靠性。

综上所述,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有用指标。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72-176

[2]KUWANAM,OKAZAKIY,etal.DetectionofcirculatingBcellssecretingplateletspecificautoantibodyisusefulinthediagnosisofautoimmunethrombocytopenia[J].2003,114(4):322-325.

[3]CinesDB,BlanchetteVS.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J].NEnglJMed,2002,346:9951008.

[4]FarlandJM.Pathophysiologyofplateletdestructioninimmune(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J].Blood,2002,16:12.

[5]范颖,王家辉,富珊,等.血小板相关抗体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6):85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