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治疗胸痹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通心络治疗胸痹疗效分析

王晓凯

王晓凯(镇平县人民医院河南镇平47425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086-02

【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胸痹条件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三次。对照组32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8%和50%(χ2=5.53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0%(χ2=5.642,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9.4%和43.8%(χ2=5.68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71.9%(χ2=5.937,P<0.05)。两组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胸痹心痛复方丹参片

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3。研究发现,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医学的络病理论与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密切联系,我们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4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4例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7岁。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程2个月~18年,平均6.1±1.3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5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1例,气阴两虚11例。对照组病程1个月~21年,平均7.4±1.5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6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1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1例,中度20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0例,气阴两虚12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并除外有严重的急慢性传染病,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疾病的患者。

1.3方法治疗组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临床观察前约85%以上患者间断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速效止痛药物。疗程开始后,按规定停用上述药物,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可临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1.4疗效评定标准胸痹症状(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3]。有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度减到轻度即症状减轻进步二度;显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或症状减轻进步一度;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有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正常心电图;显效: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T波变浅(在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测量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中医证候(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1/3-2/3;无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1/3甚或加重者。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心绞痛疗效比较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8%和50%(χ2=5.53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5.0%(χ2=5.642,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2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查心电图均有ST-T改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9.4%和43.8%(χ2=5.68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4.4%和71.9%(χ2=5.937,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2.3主要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症状。治疗后各症状均有良好的改善。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

2.4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证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标本兼治。临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通心络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唯一代表药物。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断。

通心络胶囊集中运用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冰片等益气药与通络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将活血化瘀的虫类药和搜风解痉虫类药联合应用。方中人参为君,补益心气治其本,心气充沛、帅血而行,使血有动力而不滞,心之络脉自易疏畅。水蛭、全蝎为臣药,水蛭活血通络,堪称人络活血之佳品,全蝎解痉通络,是搜风通络止痉之佳药[4]。地鳖虫逐瘀通络,合水蛭并搜剔络中之瘀,蜈蚣搜风解痉,蝉蜕止风止痉,三者均为佐药。冰片芳香通窍,引诸药人络通窍,用为使药。诸药合用,一以补气治其本,一以通络治其标,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通补并用,标本兼治[5]。因此,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治疗络脉瘀阻,降脂抗凝,而且可以治疗络脉绌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双重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6]。正切中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故疗效良好。临床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兼气阴两虚或心血瘀阻证患者与复方丹参片对照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主要症状等方面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及不良反应。故该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41.

[2]全国冠心痛辩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痛(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辩证试行标准.中医杂志,1980,21(8):46.

[3]陈可冀,廖加桢,肖镇祥主编.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8.

[4]冉国献,荣金玉.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120例[J].河南中医,2005,25(12):42-43.

[5]李占林,杜俊宝.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心痛40例临床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20(1):42-43.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