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美术欣赏

朱振欣

——唤醒学生的美术感知力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二小学830011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术欣赏是人类视觉造型艺术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美术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因此,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充分感知美术作品的价值尤为重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上好美术欣赏课、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想要上好美术欣赏课,不仅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知识,对欣赏内容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

二、深入研读教材,注重作品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挖掘

我们知道,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同时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充分备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他们会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我们对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一种吃不饱的状态,学生也会对欣赏课失去兴趣。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这就体现出教师驾驭教材和掌控课堂的能力及学生学情把控的综合能力上。由此可见,美术欣赏课是一个美术教师内在综合修养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攻坚克难。

四、多角度备课上好美术欣赏课

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融入教学,从多角度备课做起。

1.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在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广泛收集有关物质方面和教学技巧方面的资料。

2.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

3.多元化挖掘教材备课,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每件美术作品都有它最突出的思想内涵和美点突显之处,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学生要了解一些“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并能从这些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感知美术作品的不同美感,从而体验到欣赏活动的乐趣。总之,教师要充分、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才能找到欣赏的切入点。

五、授课方式要灵活多样

要认真钻研教材,以生成的动态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不死搬硬套,多设想几套教学方案,根据课堂变化情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教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情,教师课前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或选择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把教师唱独角戏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不要照本宣科。可借助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或故事、古诗与美术的结合开展教学,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仔细的聆听,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地表现,能进一步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通过艺术临摹实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可让学生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美术作品。

六、大胆取舍,灵活设置教学内容

目前美术欣赏教学课时数偏少,有些课程内容需要2个课时才能完成,存在课时数少、课程内容多的矛盾。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有敢于打破课程设置的决心和胆量,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删减和补充,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关注重点知识、重要作品的学习,有重点地讲,才能在有限课时中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七、富有感染力的美术教学语言

美术欣赏课力求语言准确而富有感染力,教师要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如《亲亲密密一家人》,老师在未出示课题前分享了自己及家人的照片,问学生:你们看到照片上的我了吗?我和谁在一起?你们怎么知道是我的家人?从哪儿看出我们很亲密?(表现幸福的笑容、动作、样貌等)然后用AABB格式的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亲密幸福的一家子。先从直观描述作品视觉形象开始,然后逐渐深入。还有就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独特情感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判断,使学生感觉到评价也可以是多样性的。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大胆分析的意识和不怕说错的勇气。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要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服务的,要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不断感悟,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