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降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运用品管圈降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韦永金莫丽勤邹莉钟艳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建立及规则制定,探讨微量泵在输注药物过程中,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改变。方法:2014年3月至7月根据心脏外科专业特点,根据品管圈小组成员的投票,确定“如何减少微量泵使用过程中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主题,依据品管圈的建立及活动的方式逐曾递进并全面开展,比较在运用该手段前后,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改变。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在微量泵过程中,护士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不断规范微量泵操作流程,逐步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原有护理工作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及规范,确保了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微量泵发生率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及课题[2],目前正逐渐运用到医疗护理工作中[3]。在临床工作中,微量泵操作及宣教方面有诸多缺陷,导致微量泵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如:注射药物的安装和更换,微量泵的移动、参数调整、预警处理、回血处置方式等。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我科通过品管圈活动,探讨微量泵的使用安全,并以此提高患者安全率,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1主题选定圈员依据个人工作经验,每人罗列出自己认为目前所最需解决的问题,并由所有圈员对问题进行评定,以上级政策、紧迫性、可行性及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分析,“降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得分相对较高,并以此作为活动的主题。

1.1.1选题理由微量泵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并对降低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增加了护理风险。

1.2拟定活动计划书制定时间甘特图,拟订活动计划,详细到各步骤所需要的活动时间、日程以及相应的工作与安排,并及时反馈活动进度。

1.3现状把握经全体圈员讨论,制定抢救配合规范的标准,并制作查检表,调查科室2014年4月期间使用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用柏拉图排列出主次项目,结果显示:培训方法不规范,微量泵故障及缺乏宣教工具为主要因素,故以此作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1.4目标设定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即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根据2013年4月4日至2013年4月17日的调查数据,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6.3%,其中改善重点为82.45%,经本圈圈员自我评估,确定圈员改善能力为82%,根据公式计算出实施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目标值为8.52%。

1.5解析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鱼骨图手法从环境、人为、方法、物品方面解析事件的发生原因。

1.6对策拟定圈员采用循证法和头脑风暴法针对根本原因制定对策,从培训方法不规范,微量泵故障及缺乏宣教工具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2结果

通过品管圈管理方法,活动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8.0%)低于活动前(26.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活动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比较

3讨论

3.1降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意义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是临床急救、治疗及护理的常用方式,其中微量泵的应用最为简便与常用,但在常出现一些问题,其是泵入的药物对每分钟药物进入人体的精确度要求较高,且多为高警讯药物,操作不当可对患者安全及疗效造成明显的影响。Teryl(5)等报道,由微量泵诱发的不良药物事件中,45%是因此存在护理问题,且干预不当造成。在心脏外科,血管活性药物是心血管患者经常应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性,即小剂量的改变都会使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血管活性药物要求做到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微量泵持续给药,有效保证药物的持续匀速泵入,做到准、少、慢。我们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微量泵的操作,加强了微量泵使用的规范培训及考核,加强了微量泵的管理,提高了护士在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对危险因素控制的能力,并且对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低年资护士起到督导作用,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使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

3.2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的作用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圈,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全程参与质量控制,并且具体到个。原因分析、措施制定、检查落实等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护士在具负责。QCC针对临床问题采用分析原因、拟定对策的方法,能补充常规或制度中的细节,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6]。QCC小组通过自下而上、团队合作的管理活动,加强微量泵使用的学习与培训,通过各层次的反复检查反馈,微量泵注药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有所降低,充分体现了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护理品质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储博慧,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J],医疗装备,2010,23(2):86

[2]张幸国,王临润,刘勇,等.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3]ResarR,PronovostP,HaradenC,etal.Usingabundleapproachtoimproveventilatorcareprocessesandreducevc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JQualPatientSaf,2005,31:243-248.

[4]王慧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3.

[5]TerylKNuckols,AnthonyGBower,SusanMPaddock,etal.

ProgrammableInfusionPumpsinICUs:AnAnalysisofCorrespondingAdverseDrugEvents[J].JGenInternMed,

2008,23(1):41-45

[6]盛茜,刘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39-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