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 2

浅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建议

李新宇

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镇经管站1576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总体来看,离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现状

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产品是农民收入最为主要的来源,而目前农产品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长趋势不够理想,也有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让农民的收入不稳定问题加剧,而且生产资料价格在持续上涨。再加上农产品种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近几年的自然灾害频发让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农民的收益。

2.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全市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特别是信息、金融、经营决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更为缺乏。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服务还较欠缺。

3.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剩余劳动力过多逐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农村当中存在着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再加上整体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让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逐步凸显,难以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

4.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初期的耕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进一步出台推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建议措施

1.重视特色产业的培育,在强村富民上寻求突破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乡镇、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我们都知道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就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强村富民”的思想,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作为基层党的组织必须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依托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把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托产业发展来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2.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二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争取做到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能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3.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符合要求的就要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4.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

只靠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过大,不能保证农民的稳定的经济收入。生产结构单一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开发多种生产模式,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大仪器设备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农业种植实现科学化管理,也要促进农林牧畜业的均衡发展,使农村的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应对恶劣环境天气的应对能力,受天气因素制约的影响减少。

5.政府制定惠民政策,加大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生命力。免征农业税,减小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减小农民的负担。还要对认真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民进行耕地补贴,刺激农民的劳动动力,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给农民充分的权利对土地进行支配和处置,从而有助于农民根据当地的特色和地域特征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发展地方特色,提高农作物收益,促进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种植体系。

6.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引进和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块头”龙头企业,进而带动农产品园区建设,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率,实现从原料主产区向加工集聚区的转变;继续加大财政、金融信贷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面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集团引进龙头,发展壮大龙头群体;领办、创办新龙头,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和社会闲置资金开发农业项目,加快中小型龙头企业的建设。

7.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健全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生产的效益,为农户顺利进入市场提供保证。这需要我们不断建立健全各类服务组织,形成功能齐全,辐射面宽的服务平台,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加工运输、保险等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服务。要巩固、完善发展现有农业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政府部门、龙头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民办服务组织相结合的综合社会化服务体系,以适应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政府还可以通过这个体系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更大作用。

8.完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

农业财政支持让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逐步提高,但是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当中对于农业财政支持政策的解读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使得财政当中存在了一定误区。为了走出政策误区,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改善财政支出,引导农民自主生产。农业财政支出结构需要得到有效优化,除了用于支农支出之外,还要加大在农业科技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救济当中的支出。与此同时要带动农民积极生产,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第二,科学分配农业财政,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先从道路着手,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保障资金透明,使得财政制度的落实得到全方位的监督,也让农业财政更加全面的支持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