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浅析

周梅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三幼儿园641400

摘要:绘画活动作为最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不仅能够弥补幼儿因语言能力尚未发展完全而导致的与人交流表达上的缺陷,而且能够为幼儿的心灵在成长路上提供避风港。因此,想象力这一能够使幼儿的绘画作品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保障必须被重视起来,教师需要合理构建绘画活动流程,让幼儿的想象力在绘画实践中得到培养。

关键词:幼儿绘画想象力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大力践行下,幼儿园学前教育在幼儿的绘画美育上也越来越受重视。想象力作为绘画活动的重要支撑,既是绘画教育活动效力发挥的保证,同时也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赋优势所在。幼儿教师要注重在绘画活动中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使幼儿的艺术美育能够实现终身学习。

一、贴合实际的绘画内容是幼儿想象创造的基础

学前阶段的幼儿习惯性地以具体形象思维来参与事物的学习过程。年龄越小的幼儿之所以越在想象力的发挥上占据优势,不是因为幼儿能够天然地进行空洞的想象创造,而是因为幼儿受生活经验固化的干扰较低。幼儿的思维还没有被那些理所当然的认知所僵化,所以反而能够大胆地对眼睛所触及的事物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了解到幼儿的想象动能所在后,教师就需要结合绘画教学的特点,从绘画教育活动的绘画素材着手,让幼儿的想象力能够在贴合实际生活经验的绘画内容中获得创造发挥的基础支持。

脱离了幼儿认知的绘画内容,幼儿是很难对其进行想象加工的。所以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规律的同时,更需要带领幼儿参加更多真实的生活实践,让幼儿的头脑中能够有更多具体的形象想象依据,使幼儿的想象力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有向上攀爬的撑杆,以此来实现生活实践启迪艺术的绘画美育目的。

二、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是幼儿想象创造的启蒙

幼儿的生活经验大多来自于感性认知路径,因此幼儿经验积累的结果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想象创造力是一种对个体的主观情绪依赖较大的抽象型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幼儿的想象能够在绘画活动中有创造性的突破,就必须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让幼儿的大脑可以在舒缓的绘画节奏中萌生出创新的创意,使幼儿的想象创造在良好的绘画教学氛围中得到完全的启蒙。在绘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绘画内容,将绘画活动包装得更富童趣。教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模糊一些特征,如人物的着装、外形或是故事发生地的环境等,提前为幼儿预留出想象的空间,让幼儿有机会在想象时发现更多的发展方向。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不仅能够保证幼儿身心成长的正向性,更能够让幼儿放下内心深处的戒备,在绘画时大胆地调动想象力,使幼儿的创造想象思维接受到科学的启蒙。

三、丰富多变的绘画过程是幼儿想象创造的刺激

对于大多数的幼儿来说,绘画活动是散发着无限魅力的活动。但是如果幼儿教师始终以同一种教育方式去组织绘画活动,那么绘画活动在幼儿的心中就会缺少活力,幼儿主动参与绘画活动的意愿也会随之而降低。长此以往,当幼儿的想象思维运用的频率越来越低之后,幼儿就会在寻找想象突破口的问题方面表现得不知所措,幼儿想象力发挥的结果就因此而差强人意。新鲜感对于个体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来说,“新鲜感”就像馥郁芬芳的鲜花对于蜜蜂而言是可不能被拒绝的。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将绘画的过程设计得更丰富,利用多元化的绘画教学方式去刺激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四、恰当适宜的绘画引导是幼儿想象创造的助力

学前阶段的幼儿由于年龄偏小以及心智发育结果的不成熟,所以独立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创造的能力较弱。幼儿教师作为深受幼儿信赖的依靠者之一,需要在绘画活动中恰当适宜地对幼儿进行想象力创造的引导。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结果无法满足想象力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的需求,所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绘画教学经验的教师就需要承担起对幼儿的绘画引导工作。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教师对幼儿想象力的引导并不等于教师对幼儿想象力的干预,即教师只是在幼儿绘画时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进行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是将教师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幼儿。如果幼儿想象的结果完全是按照教师的思维路线套版过来的,那么幼儿想象行为就失去了意义。反之,当教师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找到在想象的发挥上遇到问题的幼儿,并恰当适宜地为幼儿的想象力做出引导,幼儿的想象就会越来越有活力,使幼儿想象力的创造动作可以得到更多的助力。

五、人文艺术的绘画评价是幼儿想象创造的源泉

幼儿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行为动作以及情绪来说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学前阶段的幼儿极度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对教师的评价语十分在意。当幼儿兴致勃勃地将自己创作想象的绘画作品呈现在教师眼前时,教师不能使用消极的语言去评价,以防挫伤幼儿想象创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多给予幼儿介绍分享自己美术绘画作品的时间,让幼儿将想象创作的灵感、思路、过程尝试性地用语言表述出来,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挖掘出更多的发散性源泉。在幼儿以绘画作品展示想象创造的成果时,教师不应该用“像”和“不像”这两个没有人文情感的词语去评价,不能因为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牺牲幼儿充满童稚的想象思维。教师要对幼儿的绘画上色更加的包容,不能以常规性的物品认知去评价幼儿用色的对错。教师应该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只要幼儿能够表述清楚,教师就应该及时地予以鼓励,让渗透了人文艺术的绘画评价成为幼儿想象创造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