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膜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膜炎分析

杨扬

六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单独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总有效率、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总量。结果研究组引流总量、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都比参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加速胸液吸收,减轻胸膜粘连,加速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包裹性胸膜炎;尿激酶;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包裹性胸膜炎患者因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引起体液渗出在胸膜腔内集聚,以单侧胸腔积液患者居多[1]。大量纤维蛋白在胸腔集聚,引起包裹性胸膜增厚,患者有咳嗽、气促、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患者痛苦不堪。尽早明确诊断、抽出胸腔积液是改善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预后的关键[2]。本院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参照组30例患者中男患19例,女患1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0.0±3.2)岁;病程15-86d,平均(46.2±4.3)d。研究组30例患者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0.3±3.1)岁;病程16-85d,平均(45.8±4.2年。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包裹性胸膜炎诊断标准;(2)CT检查有胸腔积液;(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胸膜明显增厚或有严重并发症患者;(2)近一月内接受其他影响观察结果方案治疗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抗结核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进行营养支持。

参照组单独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B超检查病变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给予浸润麻醉。B超引导下将连接注射器的穿刺针垂直进入肋骨上缘,针筒带有负压。抽吸到积液时置入导丝,将穿刺针撤除再用扩张管将皮肤扩开,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约胸腔内8-10cm处,撤除导丝,充分固定引流管,一次性无菌引流袋连接到主管,肝素帽封闭副管。观察引流情况,引流管放置2-7d,无胸液流出时撤除。

研究组采用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引流方法同上。在患者无胸液流出时将10-20万U尿激酶+20-50ml0.9%生理盐水经副管注入,然后夹闭所有引流管,引导患者去坐位,进行功能性咳嗽或者屏气,有助于胸液的排出。尿激酶注入约3h后打开主管,24h进行胸部B超检测,积液仍然较多使再次注入尿激酶,用量同上,一般只需注射1-2次。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总有效率、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及引流总量。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气促、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胸部B超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有效:气促、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胸部B超检查显示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0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测;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测,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参照组(8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包裹性胸膜炎是胸膜炎的常见类型,渗出液中大量纤维蛋白在胸膜中沉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细胞迅速增殖,致使胸膜粘连、增厚、包裹,引起胸廓畸形、气促、胸痛等症状[3]。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并发结核性脓胸、肺源性心脏病、重症结核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属于微创手术,导管管径较单腔导管明显更粗,不会被纤维蛋白堵塞,直接深入胸腔底部,能充分吸尽积液。在B超引导下进行定位准确,迅速准确进针[4]。中心静脉导管柔软,头部圆钝光滑,对胸膜损伤小。同时,导管的密闭性强,保证了引流的通畅,使用时间长,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操作简单,对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少,无需开胸治疗,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本文中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引流效果较好[5]。尿激酶属于酶蛋白,通过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降解纤维蛋白。经导管直接注入胸腔药物浓度高,迅速降低胸液粘稠度,清除沉积物质,保证引流畅通,提高引流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明显低于参照组,引流总量大(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引流术。

综上所述,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引流效果好,创伤性小,患者耐受。尿激酶能促进胸液吸收,降解纤维蛋白,减轻胸膜粘连症状。联合治疗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优化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包裹性胸膜炎患者中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玉琪,张永峰,刘恒等.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膜炎5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917.

[2]何大川,雷雪,董琼等.内科胸腔镜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8):1106-1108.

[3]廖小雯,张亦飞,张冬梅等.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1):11-12.

[4]程文星,张健,周传毅等.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6):649-650.

[5]林志君,裴新亚,叶志忠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包裹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