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太极拳的教学现状的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高校太极拳的教学现状的研究综述

孙雨薇

孙雨薇(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6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中太极拳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研究不仅对太极拳本身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为在今后太极拳的教学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太极拳;传承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186-01

1引言

太极拳这一项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当中的一大主流。太极拳具有简单易学,对场地设施依赖性小等特点。在天津的大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中,太极拳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更能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太极拳通过天津高校平台的推广,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传承这项精神财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太极拳开展现状进行理论研究,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良与创新,为今后的高校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更好的途径。

2太极拳的起源

李成银和孙刚在《太极拳的起源辩》中,通过查阅史料对目前有记载的较为流行的陈、杨、武、吴、孙等各流派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对太极拳的起源发展进行了有据可循的整理研究。

朱晓东和冯霞对太极拳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性的研究,在《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中,运动文献资料法,对太极拳的起源、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在经济市场化管理机制的框架下太极拳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国家发展全民健身的时机,更好的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之发扬光大。

王兵伟和赵洪波对《太极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对种体育核心期刊近十年的论文著作进行分析,对太极拳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研究,并对太极拳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制定了发展规划。

综上所述,太极拳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元末明初,经过三百多年发展到今天已经衍生出了很多的流派,以陈氏太极拳为首,还有杨氏、武式、吴式、孙氏等流派,在习练太极拳的人数有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陆上出现,逐步成了我国武术的流派的一个重要分支。

3高校中太极拳教学现状的研究

3.1高校中太极拳不同教法应用现状的研究

王汝英等在《探究型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针对高校太极拳专项课教学课进行探究性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探究性教学法,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太极拳的基本运动规律、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和特征,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其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气。

彭鹏和张永明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实施“体操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以武汉体育学院管心系的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体操式”教学法的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太极拳基本功的教学,对比了普通教学方法和“体操式”教学法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优劣气。

朱盖珍在《同结构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文验对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盐城工业学院的学生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得到同结构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较常规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效果上效果上更为显著,提高了大学生接受、学习太极拳的质量。

3.2高校中太极拳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

田慧芳在《山西高校太极拳普修课教学现状思考》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山省高校太极拳的普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预期目标,找出了当前太极拳普修课中教学所从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孙美在《河南省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所高等院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指出了其发展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既增强理论教学,提高课内课外太极拳练习的衔接。

3.3高校中太极拳教学配乐的理论研究

林玉川在《音乐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中以福建农林大学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实验法,进行了学实验,对音乐在太极拳教学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发现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作用明显,能够净化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位学者对太极拳在教学的不同方向上做出的贡献可以得出:太极拳在高校教学中不仅在教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方式和音乐的的选择上也要进行新的尝试,旨在能提高高校中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为太极拳今后的发展和在高等知识分子中传播奠定夯实的基础。

3.4高校中太极拳存在问题的研究

根据以上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我国高校中太极拳的存在问题,可以归于以下几点:

(1)在教师队伍构成中,青年教师的占比较低,缺少新鲜血液,且在教案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可以详细地体现每节课的内容,对高校太极拳长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2)高校学生对太极拳的喜爱程度较低,在课下很少有人习练太极拳,在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较低。

(3)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是由演练成绩理论成绩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太极拳过程不能及时有效做出正确的评价,这也会导致学生减少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刚,李成刚.太极拳起源辩【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4):55—59.

【2】朱晓东,冯霞.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9,6(1):33—34.

【3】王兵伟,赵洪波.太极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6,11(6):128—130.

【4】王汝英,王敬浩.探究型教学法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66—68.

【5】彭鹏,张永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实施“体操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