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

王孟立

广州市绿化公司总工室

摘要: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危机,对坡地的开发利用日趋受到重视,坡地建筑施工按照传统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工程施工成本高,人工桩基施工,可满足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要求。

关键词:坡地建筑、生态基础、桩基、人工成孔、喷射混凝土护壁

Abstract:Withthepopulationgrowth,landresourcecrisis,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slopelandispaidmoreandmoreattention,slopeconstructionconstructionaccordingtothetraditionalfoundationexcavation,largebackfillingconstruction,destroyed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therearesafetyhazards,projectconstructioncosthigh,artificialpilefoundationconstruction,canmeettheecologicalfoundationdesignandconstructionrequirements.

Keywords:slopeconstruction,ecologicalfoundation,pilefoundation,artificialpore,shotcreteprotectionwall

伴随着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危机、生态危机日益加剧,随着旅游地产项目的狂热,对坡地的开发利用日趋受到重视。开发坡地可以在节约土地资源、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前提下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坡地建筑依山进行,坡地为建筑形态的创造和更新提供了新的灵感源泉,坡地景观及视野开阔的优势非常突出,坡地建筑具有丰富的立体层次感,且空间变化多样,环境独特,更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笔者曾参与过九江中信西海地产项目的建设,项目位于千岛湖北岸,属旅游地产项目,大多建筑依山傍水,该项目构建的会所、别墅群、公共建筑均采用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大部分挡土墙都在2米以上,存在着塌方和泥石流等安全隐患;个别路面几与坡下的二层别墅屋顶平,路边虽然设置有隔离挡墙,一旦发生车祸,肇事车辆很容易突破障碍直冲别墅建筑内,工程涉及范围可以称得上是改地换天,原有的植被不复存在、生态环境尽数破坏,此类设计和施工,似乎带有普遍性,笔者认为不妥。

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坡地地貌形态对于坡地建筑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区位特征,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区位:坡顶、坡中和坡底,它对于单体建筑的设计具有直接影响。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要充分利用自然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建筑融于自然,达到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及施工,无论平面规划、立面设计、建筑风格以及外形选材应融合到坡地自然环境当中,充分发挥坡地优势,具体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仅使原有的植被、地形尽可能多的利用和保护,防止大挖大填等施工问题的发生,还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合理利用,确保挡土墙不能过高,从而使工程建筑的形体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共同发挥其良好特点和优势,因此,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及施工,应遵从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理念。

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是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坡地建筑拥有较好的视线和景观优势,私密性相对比平地建筑好;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空间活动范围较大,空间感比较空旷,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坡地基础施工常用手法有筑台、退台、悬挑、提勒、架空和吊脚式五种形式,所谓筑台就是对天然地表进行开挖和筑填,形成平整的台地,在台地上修筑建筑物;退台就是将低级处理成台阶状,建筑各组成部分根据地基形状成叠落形式布置;悬挑是建筑底层基础比较狭窄,利用挑楼、挑廊、挑阳台、跳楼梯等形式,扩大建筑空间;提勒脚是将建筑物的勒脚调整到同一高度,作为建筑基底;架空是将建筑物的底层坐落于架空的柱子顶端;吊脚式使建筑物底部局部凌空,用柱子支撑。无论运用哪种形式,坡地建筑基础施工,不能采用传统的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工法,坡地开挖深度不超1.5米为宜,否则影响通风和视野,不利于观光和身体健康;同时采用基础大开挖大回填施工增加施工成本,造成人材机浪费,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巨大。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工艺:现场测量-土方平衡计算-基础平面确定-基础柱定位-回填部位基础柱开挖-吊钢筋笼-浇筑地下部分混凝土-支模、浇筑地上负一层或吊脚柱混凝土-修筑挡墙或分隔墙-挖方部位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缺土部位-挖方部位桩基施工-楼地面施工-主体建筑施工。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及施工时基础设计须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基础平面确定原则是开挖量小于回填量,避免大量土方就近堆积和外运。基础面确定后,按用途和业主要求,设计建筑结构,按照结构图现场确定基础桩位。施工时,先开挖回填部位的基础桩,基础桩施工根据当地经济基础条件和施工技术条件选择施工方法,桩基工程量大、交通便利可考虑调用大型钻挖孔机械;桩基工程量小、交通不便可用人工成孔。人工成孔安全起见,可采用钢护筒护壁,也可采用分层分段喷射钢筋混凝土护壁技术开挖桩基,高速混凝土流可与原土壁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和稳定性;若遇地层破碎,也可采用小导管超导注浆护壁技术;山地挖桩,一般不会出现流沙层和淤泥层。人工挖桩,桩头部位可开挖成扩大头,增加桩基受力面积,提高桩的承载力。桩基挖好验收合格后,吊入钢筋笼,浇筑原土面以下地下部分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前,紧接支模、浇筑地上负一层吊脚柱混凝土或与板墙一起浇筑;拆模后,修筑挡墙或分隔墙,至设计楼地面标高。若设计部分利用吊脚部分,按设计要求,合理分割空间,注意设防水层,并保证铺设位置合理有效。挖方部位开挖的土方,原则上不外运,回填缺土部位,回填土人工分层夯实。土方开挖回填后,进行挖方部位的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找平基础地面,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楼地面混凝土,然后依次完成主体施工。

坡地建筑生态基础设计和施工,可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丰富建筑创作;土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小,成本低;坡地建筑突出坡地,气势雄伟高大,景观效果明显,视野广阔,可以使坡地建筑群尽可能多的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有利于空气流通和废气排放;结构采用框架柱结构,形状可多变,空间利用布置灵活;土方开挖回填平衡,对周边环境不造成破坏,可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环境,既生态又环保。

参考文献:

[1]朱贝宝.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J].建筑结构,2016,46(S2):122-125.[2017-10-09].

[2]徐舒俭.坡地建筑设计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47-48.[2017-10-09].

[3]熊小辉.浅谈坡地建筑土压力对建筑的影响[J].广西城镇设,2011,(06):89-91.[2017-10-09].

[4]何宗成,童霄.复杂坡地建筑的基础设计[J].化工设计,2008,(04):35-38+57+1.[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