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高波伟

(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九冶职工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94例2016年1月—2017年3月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中西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消失时间;治疗不良现象发生率;治疗前后炎症状态。结果:中西结合组患者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无严重治疗不良现象发生,P>0.05。治疗前炎症状态相似,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炎症状态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缓解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减轻炎症状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胃肠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201-02

急性胃肠炎是常见消化疾病,以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症状为主,还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冒冷汗、全身痉挛、休克,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94例2016年1月—2017年3月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6例、21例,年龄24~72岁,平均(47.13±5.21)岁。中西结合组男性、女性各有27例、20例,年龄26~72岁,平均(47.26±5.24)岁。

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诺氟沙星,每次0.2g口服,治疗3天。发热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腹痛口服5mg山莨菪碱;脱水进行补液。中西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同上,中医用党参、半夏各15g、干姜9g、炙甘草、黄连6g、大枣4枚。发热加藿香和柴胡;腹胀加厚朴和枳壳;腹痛加白芍;呕吐加竹茹和生姜。口干加天花粉。每天1剂分2次服用。两组治疗3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消失时间;治疗不良现象发生率。

显效:3天内症状消失;有效:3天症状好转,未完全控制;无效:病情无改善[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资料统计,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比较

中西结合组患者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胃肠炎为常见多发消化内科疾病,其发生和饮食卫生差等相关,可引发一系列症状。西医治疗急性胃肠炎多采取抗病毒、抗菌、补液和止泻治疗[3-4],而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是“呕吐”、“泄泻”等范畴,和情志内伤、饮食不节、邪气外侵等相关,治疗上需采取降逆止呕、化湿化气、温中健脾和辛开苦降药物。中药方剂中黄芩、黄连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半夏可化湿除痞,止泻止呕;党参、大枣和甘草和中补气、温中健脾。诸药合用,可共奏降逆止呕、化湿化气、温中健脾之功[5-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中西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中西结合组患者急性胃肠炎控制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无严重治疗不良现象发生,P>0.05。治疗前炎症状态相似,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炎症状态轻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缓解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症状,减轻炎症状态,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建设.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378-379.

[2]施丽婕.嗜酸性胃肠炎临床辨析及中西诊治进展[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571-575.

[3]陈伟科,吕伟珍.异丙嗪联合山莨菪碱、西咪替丁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1):62,70.

[4]刘爽,李骏,龚晨睿,等.湖北省急性胃肠炎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3):335-339.

[5]崔大伟,李中杰,林洁,等.杭州地区2014-2015年急性胃肠炎患者感染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2):254-258.

[6]桑少伟,赵仲堂,索继江,等.北京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3):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