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龙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龙丹

龙丹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扬州市225001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方法与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常规对照组(n=50)与强化护理干预组(n=50),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强化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予以24h持续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例的血气指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干预后强化护理干预组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以心率)均优于常规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强化护理干预组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相比于常规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死亡风险相比常规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重症病例临床中予以常规护理加以24h持续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例的疾病归转,提高预后结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护理重症病例;应用效果;对比

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病例通常病程时间相对较长,病情更易复发。部分呼吸系统疾病晚期病例临床上多伴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整体精神状态极差,甚至可能由于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欠佳导致在陷入危重的状态,并应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事件的发生[1]。在临床上对呼吸内科的重症病例除了需积极予以治疗,提供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对于此类病例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常规对照组(n=50)与强化护理干预组(n=50)其中,强化护理干预组纳入男性病例34例、女性病例16例,病例的年龄区间在22~87岁,平均(47.4±5.3)岁;本组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22例、支气管哮喘7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支气管扩张5例以及肺癌3例。常规对照组包括男性病例32例、女性病例18例,病例的年龄区间在24~85岁,平均(48.2±5.6)岁;本组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20例、支气管哮喘8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支气管扩张6例以及肺癌2例。对比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均未见显著差异,研究可行。纳入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的内容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方法

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强化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予以24h持续综合强化护理干预:(1)病情动态监测。24h持续不间断观察病例的呼吸、血压、心率、脉搏以及意识变化情况,以病例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与节律进行重点监测,为病例的病情诊断提供准确监测数据;观察病例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咯血等)情况,详细分析并记录咳痰痰液性质;观察并记录哮喘病例存在的并发症与各项诱发因素情况,24h持续不间断监测中,将巡护工作的重点放在后半夜,加强巡护,防止哮喘病例症状的午夜发作;(2)通气护理干预。护理过程注意时刻保证病例呼吸道的通畅,及时对其呼吸道进行清理以确保痰液顺利排出;注意每日早、中、晚对病例的口腔进行清洁护理,减少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在病例发生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时,及时予以吸氧辅助治疗,做好病例的心电监护与血气监测工作,根据病例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及症状情况调节辅助给氧的氧流量;(3)药物治疗配合。依据病例的年龄、体重与病情情况,严格控制其临床用药的剂量,确保处于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重视各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当病例因药物毒副作用导致产生不良反应时必须及时停止用药并予以对症支持;对于呼吸内科的重症病例而言,雾化吸入以及静脉注射是其主要的给药方式,对此类病例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确保用药及时、准确且安全,注意将一般药物与特效药物进行区分,分别输入;病例在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了解其详细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在进行给药治疗时需对给药速度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后密切观察各类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病房环境控制。尽量使病例处于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病房的空气流通、每日至少进行3次以上的室内通风换气,严格控制室温在24℃~27℃,保证湿度在50%~60%,病房内定期予以消毒防止病例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病情与体征的恢复状况,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例的血气分析情况,对比两组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以及病例死亡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病例血气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值描述,对比行t检验。抢救成功率、治愈率以及病例死亡率情况对比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例的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干预前两组病例的血气指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干预后强化护理干预组的血气指标(包括pH值、PaO2水平、PaCO2水平、呼吸频率以心率)均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例的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常规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病例预后结果对比

强化护理干预组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相比于常规对照组均显著更高(P<0.05),死亡风险相比常规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表2)

表2两组病例预后结果对比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的目的也由过去的注重保存病例生命逐渐转变为综合注重病例的生命与生存质量[2]。对于疾病的临床治疗不再单纯考虑为应用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更加注重身心结合,在药物治疗基础辅以其他护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对于呼吸内科重症病例,因此类病例多存在胸闷、反应性差、活动性差的特点,在其临床治疗当中经常发生意外,对此,医护人员应对存在的护理隐患加以重视,临床上除常规护理外,需加以对病例的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做好通气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以及病房环境控制等,使病例得到更全面的护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并降低死亡风险。本研究以前后纳入的100例病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对照组)与常规护理加以24h持续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强化护理干预组),研究结果提示,经常规护理加以24h持续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后强化护理干预组病例的血气指标得到更好的改善,抢救成功率与治愈率相比于单纯常规护理的常规对照组更高,死亡风险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姜禄,王爱萍,卢洪涛.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86-86.

[2]刘香田.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