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张怡琳

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2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护理满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脑梗死;并发症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病发后,患者可出现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语及智力障碍等,对其日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有必要及时给予其对应治疗及护理干预,确保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的同时,确保其健康。本研究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2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抽取32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2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及神经系统疾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6.2±1.2)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6.4±1.3)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谨遵医嘱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优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制定心理疏导,将疾病及治理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及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2)优质生活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其休息质量,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以23℃-25℃为宜,并定期实施消毒处理,尤其是患者经常使用的物品,减少菌落诱发感染风险;(3)优质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饮食护理计划,日常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等食物为主,确保每日正常营养摄取,同时可适量食用瓜果蔬菜,以补充微生物及微量元素,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

1.3研究指标

对比护理满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评分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住院环境、沟通状况、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参照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严重,反之则越轻。参照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出现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3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状态越严重,反之则越轻[2]。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4.20±1.41)分高于对照组(76.10±1.3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6,P=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其中感染1例、心肌梗死0例、继发性癫痫0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13%(9/32),其中感染5例、心肌梗死2例、继发性癫痫2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7,P=0.016)。

2.3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3讨论

以往临床针对脑梗死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对其病情进行观察,但干预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准确满足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效果的满意需求[3]。因此,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对应护理,进一步确保其心理及生理状态,提高干预效果。优质护理是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护理模式,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对常规护理进行全面强化,使护理质量及水平得到提升。由于脑梗死病情相对危急,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影响,而给予其优质护理则能够全面围绕患者实施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生活等诸多方面,使其以良好心理及生理状态面对治疗,从而获得满意治疗效果[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后,可准确减少感染、心肌梗死、继发性癫痫等并发症发生,并使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改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临床护理中介入优质护理可使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改善,并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华凤,刘胜兰,王磊,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67例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6):2019-2021.

[2]林盛.初发脑梗死后伴发抑郁和焦虑程度与血清中Hcy及IL-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7,21(5):894-897.

[3]张金鑫.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62-163.

[4]杨春艳.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2):237-239.

[5]丁丽莎.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