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携带药物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微量泵携带药物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研究

任华

任华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内科辽宁抚顺113008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微量泵进行人工气道湿化,因应用湿化液的不同,其疗效存在的差异研究.方法将2011年我院ICU收治的60名气管切开或插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即应用不同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并同时进行痰培养连续监测三天,之后根据化验回报实验组改为应用生理盐水50ml加痰培养敏感的药物继续进行气道湿化治疗,对照组不变.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就气道粘膜干燥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吸痰次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原因是痰液量减少.结论采用生理盐水加敏感药物,用微量泵2~6ml/h持续泵入气道内湿化,可降低肺内感染发生,同时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对气道的刺激,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气道损伤.【关键词】微量泵;气道;湿化【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64-01

ICU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空气绕过了鼻、咽、喉这道天然屏障,直接进入气道,失去了上呼吸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会使痰液粘稠,甚至痰痂的形成堵塞气道,气道自洁能力下降导致感染.长时间吸入干燥气体可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加重缺氧.充分而恰当的气道湿化可有效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1].本研究应用微量泵携带药物持续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有效的解决吸入空气干燥的问题[2],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我院ICU收治的60名气管切开或插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男患38例、女患22例,年龄在34~82岁,平均(56.23±3.47)岁.1.2研究材料微量注射泵、50ml注射器、延长管、听诊器.1.3湿化方法凡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进入ICU病房后给予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即开始应用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并同时进行痰培养连续监

测三天.实验组:以生理盐水50ml加入药物沐舒坦15mg,抽吸在50ml注射器内连接延长管,剪断前端堵头,将细的延长管前端插入气管套管内或插管内5-8厘米,并固定于管端外口,用微量泵以2~6ml/h持续泵入气道内,可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及痰液粘稠度、随时调整,最大速度不超过6ml/h,24小时进行重新更换注射器、延长管、湿化液,每日泵入湿化液的总量在50~130ml,并每日辅以雾化吸入四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50ml,也同样用微量泵以2~6ml/h持续泵入气道内,可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及痰液粘稠度、随时调整,最大速度不超过6ml/h,24小时进行重新更换注射器、延长管、湿化液,每日泵入湿化液的总量在50~130ml,并每日辅以雾化吸入四次[3-6].痰培养检测三天后,根据化验回报实验组改为应用生理盐水50ml加痰培养敏感的药物继续进行气道湿化治疗,对照组不变.1.4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对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就气道粘膜干燥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吸痰次数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原因是痰液量减少[3](见表1).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讨论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ICU重症患者的呼吸方式、呼吸途径发生了改变.吸入的外界气体直接进入气管,没有经过鼻腔及咽部的湿化和过滤.这将造成呼吸道内黏膜干燥,痰液干燥使得痰液不易咳出,产生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感染后,患者呼吸出现困难,呼吸急促,造成患者进一步加重了呼吸道病理进程.当患者频繁的咳痰、气管切开或插管后病菌容易进入气管,会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7-10].

3.1使用传统的雾化吸入法ICU病房中的重症患者绝大部分不能进行主动地深呼吸,不能够充分使雾化颗粒有效地进入呼吸道深部,这将造成患者呼吸道系统深部痰液不能得到充分湿化,痰液变得黏稠、发黄、痰痂[11].致使排痰困难和缺氧,引起或加重炎症.气道湿化的目的是维护呼吸道的正常功能,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充分的气道湿化,即使对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4],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2对照组气道湿化在湿化液选择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气道的干燥,但湿化液无抗菌效果而无法取得满意的湿化治疗效果,存在下列不足:①不能减少痰液,增加吸痰次数,延长吸痰时间,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糜烂出血,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的机会.②反复吸痰易引起患者支气管痉挛、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颅内压升高而加重病情.③肺部感染常因反复吸痰人为造成感染机会增加.

3.3实验组患者湿化液在选择上有抗菌效果,通过痰培养药敏对症还降低了特殊菌群的感染发生,痰液量减少,继而吸痰次数减少,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应用微剂量进行持续气道湿化有下列优点:微量泵持续滴注法是采用麻醉连续给药法原理,使湿化液沿管壁缓慢流入气道,每一滴的湿化液量极少,且在滴注过程中湿化液又被呼吸气流冲散成更小的水滴随气流进入下气道,减少或避免了对气道黏膜的刺激,使气道处于近似生理的湿化状态,充分改善了人工气道的湿化环境,有利于分泌物的稀释和排除,使气道保持通畅,进而实验组有效降低了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吸出或咳出,减少吸痰次数和持续吸引时间,延长了吸痰间隔时间,减少或避免了重复吸引所致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几率;分泌物引流通畅,减少了反复吸痰引起交叉感染的机会及湿化不良所致的其他并发症[11-13].

3.4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每24小时更换注射器、延长管及湿化液,如有污染及时更换;保证通畅,做好交接班工做,如微量泵报警应及时找出原因,做好相应处理;报警常见原因有延长管受压、扭结、阻塞和湿化液完成[15-17].

微量泵持续湿化应用于ICU重症气管切开或插管病人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同时微量泵操作简单,湿化过程对气道无刺激,气道损伤小,提高患者的湿化效果,减少由于气管的刺激而产生的咳嗽、减少气道黏膜出血性损伤.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微量泵持续湿化气管可以缩短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开放性,大大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提供了保证[18-20].

4总结用生理盐水加敏感药物,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内湿化,可降低肺内感染发生,同时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对气道的刺激,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气道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麻雪娇.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1)[2]丁焕发,王清峰,吕秀艳.对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01)[3]李存燕,王晓玲.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法与肺感染发生率的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9)[4]黄瑾,车媛,李玲,贾黎阳.盐酸氨溴索在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05)[5]俞进.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6]王艳彦,王金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7]张辉英.异丙托溴铵联合布他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8]窦芳.人工气道湿化标准判定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9]程锦珍,涂丽春.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1(13)[10]陈丽丰.微量注射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04)[11]吴金莲.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26)[12]肖凌月.人工鼻和呼吸机湿化器用于经人工气道行机械辅助通气病人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03)[13]周小萍,张琳,林红.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9)[14]刘雨村,丁敏.机械通气中呼吸机湿化罐液体更换时间的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05)[15]曾碰华,吴静冰,郑若菲.呼吸机湿化器不同加水方法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5)[16]孙玉姣,高敏,张银.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09)[17]缪静波,冯琦蔚,王佩珍,计文韬,王枫,顾秋莹.三种不同呼吸道湿化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06)[18]姜玉梅.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06)[19]胡亚静.气管切开患者用微量泵控制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09)[20]张志刚,石斌,魏花萍,张彩云.两种不同呼吸机加温加湿器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