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武歆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组)和B组(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护理后,B组的HAMA[(3.5±1.3)分]、HAMD[(3.6±1.5)分]评分优于A组[(6.4±1.8)、(6.5±1.5)分](t=6.852、7.145,P<0.05),发作频率[(1.7±0.8)次/月]低于A组[(3.2±1.5)次/月](t=6.589,P<0.05),发作时间[(5.0±1.5)min]短于A组[(7.2±1.8)min](t=8.145,P<0.05)。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94%)好于A组(78.79%)(χ2=6.471,P<0.05),患者满意率(100.00%)高于A组(87.88%)(χ2=7.125,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ndcomparethenursingeffectsofdifferentnursingmodesinpatientswithrecurrenttransientischemicattack.Methods:66patientswithrecurrenttransientischemia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15toNovember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groupA(routinenursinggroup)andgroupB(humanizednursinggroup).33patientsineachgroupweregivenHamiltonAnxietyScale(HAMA)andHamiltonDepressionScalebeforeandafternursing.HAMD,attackfrequency,attacktime,patientsatisfactionrateandtreatmentcompliance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Afternursing,thescoresofHAMA[(3.5+1.3)],HAMD[(3.6+1.5)]ingroupBwerebetterthanthoseingroupA[(6.4+1.8),(6.5+1.5)](t=6.852,7.145,P<0.05),andthefrequencyofattack[(1.7+0.8)times/month]waslowerthanthatingroupA[(3.2+1.5)times/month](t=6.589,P<0.05).Group[(7.2+1.8)min](t=8.145,P<0.05).ThetreatmentcomplianceofgroupB(93.94%)wasbetterthanthatofgroupA(78.79%)(2=6.471,P<0.05).ThesatisfactionrateofgroupB(100.00%)washigherthanthatofgroupA(87.88%)(2=7.125,P<0.05).Conclusion:Humanisticnursingcareinpatientswithrecurrenttransientischemicattackisbetterthanconventionalnursingmodel.

[keyword]humanizednursing;routinenursing;transientischemicattack;nursingeffect

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一般发作频率较高,且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对其的治疗信心及治疗依从性造成极大地不良影响,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1],排除治疗的因素,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这些方面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组)和B组(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A组33例患者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50~71岁,平均(56.8±3.7)岁;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15例。B组33例患者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5.9±3.5)岁;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1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差异不大。A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给予患者饮食、体位、治疗配合及心理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尤其要做好健康宣教,做好其一级及二级预防,尽量避免再次发作及进一步加重。B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人性化护理模式讲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及关怀,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因疾病的反复发作多对治疗缺乏信心,且存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状态,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这种情绪状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感受到方便、舒适及满意的护理效果,感受到自身受到的重视,尤其在各个护理操作中更应充分顾及到患者的情绪状态,做到轻拿轻放,进行操作时必要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解释,舒缓其紧张、恐惧情绪,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疑虑进行分析解释,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尽量能做到换位思考,考虑到他们作为弱势群体的需求,将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多种学科充分融合到护理工作过程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因为多发作突然,患者的不良情绪较其他患者表现更为突出,甚至影响患者的一些生命体征,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配合性,除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配合,告知疾病的基本情况及只要配合治疗护理可以尽快改善症状等,还应针对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讲解,告知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相关成功治疗的病例,使患者能够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个月内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及比较。

1.3疗效评价标准

HAMA、HAMD评分均以7分为分界值,低于7分为患者无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的存在,高于此分值表明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状态的存在[2];患者满意率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全部有效回收;治疗依从性由医护人员共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进行整合,分为较佳、一般及较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24、0.421、0.339、0.367,均P>0.05);而护理后B组的HAMA、HAMD评分优于A组,发作频率低于A组,发作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治疗依从性较佳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1,P>0.05);而护理后B组的依从性较佳者比例及满意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在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求,这种护理模式能使患者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自然、舒适的服务与人性化的体验,从而对治疗产生信心[3-4]。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因为脑缺血的反复发作多存在对治疗失去信心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因素对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极为不利,且患者多存在孤独感及对自己缺乏信心的状态。人性化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这些状态,其从最佳的护理方式方面评估患者的需求,并制订护理程序,给予患者最舒适的护理的同时,顾及到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疏导,总之护理程序的制订及实施是在考虑到患者是一个整体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5-6]。以往较多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情绪状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于坤等[6]阐述了心理疏导在改善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综合作用,从而肯定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此类患者中的适应性及突出作用。较多的国外研究也显示出相应的心理疏导及人格重视在改善脑部疾病清醒患者中的作用,而人性化护理正是充分将这种心理上的尊重需求感融入其中,在舒缓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达到了较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中笔者就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中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肯定了其可取性,考虑与其充分将患者作为整体人的需求看待有关。因此笔者认为,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在此类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娟碧.应用护理程序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22-924.

[2]SchulzUG,BrileyD,MeagherT,etal.Abnormalitiesondiffusionweight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performedseveralweeksafteraminorstrokeortransientischemicattack[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3,74:734-738.

[3]梁红霞,班秀娟.健康教育在老年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8,1(29):2.

[4]于光远,王琳,陈大军,等.人性化服务理念与医院内涵发展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3):168-169.

[5]唐浪娟,程淑华,邓淑红.层级全责护理模式用于TIA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0):114-115.

[6]于坤,李海鹰.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