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探析

刘海万守谦徐永权宋海霞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老年病康复科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中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发生人数、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日常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6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给家庭和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现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对心脏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系统长期卧床引起的“失健”,可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以往临床上心脏康复程序由于步骤跨度较大,因此难以被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接受,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五进活动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57~80岁,平均年龄为(65.8±4.0)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在57~80岁,平均年龄为(66.2±4.2)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疗法,A级:住院1~2天,叮嘱患者绝对卧床;B级:住院3~4天,将患者的床头摇高30~40°;C级:住院5~6天,将患者的床头摇高50~60°;D级:住院7~8天,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床边大小便;E级:住院9~10天,指导患者进行床边活动。在实施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疗法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不断调节活动量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宜,切不可急躁冒进,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式,对于不存在并发症的患者,第1周应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第2周后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运动,对于存在并发症的患者,第二周同样应绝对卧床休息,第3周开始增加床上运动量。住院2周后评价患者的相关预后指标。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发生人数、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因此应当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预防不良事件发生[2]。以往但临床实践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论病情如何,一律应绝对卧床休息1~2周,而目前看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绝对卧床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部分患者由于在床上排尿、排便,甚至可能出现羞愧心理,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增加心脏破裂和室颤的风险,因而部分学者认为,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宜长期卧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尽快下床活动,以促进疾病康复[3]。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已久,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证实。笔者通过对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进行分析,认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指导患者尽早“坐起”,坐起是早期心脏康复治疗的关键。坐起后可抵消卧床带来的不良影响,缓解卧位大小便时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尽早恢复日常活动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中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发生人数、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相比于绝对卧床休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促进疾病好转,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卜庆锋,刘杰,李法祥.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95-1496.

[2]吴焰,郑晓芳,何晓芳,等.康复训练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Ⅰ期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79-182.

[3]冯启凡,李镇,胡龙,等.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3):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