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及内涵李忠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及内涵李忠骏

李忠骏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历史悠久的斗拱、造型优雅的拱顶、精致多彩的壁画以及园林石雕、富有贵族气质的琉璃瓦,都是使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古建筑范围内独树一帜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建筑格局以及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同时具备写意气质与实用性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虚实相生”的文化理念,借鉴这些特点能够给现代建筑设计带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格局;榫卯结构;壁画;虚实相生

前言:中国因为有着辽阔多变的地理环境,因此不同的地域各自养育了拥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甚至生活方式的诸多民族,也因此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传统建筑风格,甚至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例如江南的园林庭院,蒙古的蒙古包,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虽然风格种类众多,但就如我国儒家文化占据了主流,木结构建筑也成为了中国的主流传统建筑。

一、对称和灵活性并存的建筑格局

我们常见并且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以皇宫、寺庙、陵墓和园林为主,这些建筑的内部格局都具有明显规范的对称特征,以正中央的主体建筑为轴心,次要建筑依次排列,沿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呈横向分布,使建筑整体展现出一种沉稳端庄的理学气质。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内部布局来看,一般都以单独分开的小隔间为单位,在保证了居住者个人的私密性的同时,还具有灵活多变的实用性,可以根据建筑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功能,变更其内部隔间的作用,北京四合院就是此类传统建筑格局的体现。由于古代中国生产力受到制约,建筑材料往往不能大量供给,因此传统建筑形成了以横向建筑群为主的扩张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性很强,往往能够发展成占地面积极大的建筑群落,跟随地形衍生出错落有致的城市景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纵横布局、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大都是采取前—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的是陪衬的建筑物。主要建筑一般都庄严雄伟,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如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灵活布局。这种样式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而且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几千年来一直被采用着。

二、斗拱与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一般由屋顶、基座和梁柱墙体三个部分构成,在梁柱上方和屋檐间穿插组合起到支撑作用的木结构就是斗拱。斗拱设计不但具有美观的装饰效果,还能起到承托屋檐结构,固定房梁与天花板的作用。斗拱的结构特点是“榫卯结合”,共同组成韧性较强的整体骨架。

中国传统的木质建筑结构主要分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其中“穿斗式”是指以房梁、柱子相互穿插接驳构成,这种结构施工便利,抗震性很强,但由于本身设计难度,多用于建筑规模较小的江南民居和各类楼阁,建筑物规模越大就越难建造;而“抬梁式”结构是指在柱上架设横梁,横梁上又架设短柱的建筑方式,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是可以有效加大建筑物面积和深度,能够满足大型建筑物如皇宫、大型寺庙、贵族府邸等对室内建筑面积的需要。而组合运用这两种建筑方式的建筑,结构就能够更加自由多变了。

斗拱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性结构之一,具有极为出色的抗震性能,它木质的框架嵌套结构弹性优异,在承受突如其来的强烈震动力度时能够把力道分散到各个连接点上,这种结构十分适用于地震带广布的中国。也是许多处于地质活动频繁区的木质建筑,能够持续数千年保存完好的原因,陕西西安的小雁塔、福建开元寺中的双石塔都使用了斗拱结构。而且斗拱的承重点以梁柱为主,并不靠墙壁分担屋顶的重量,因此建筑物对墙壁的所在位置并没有固定需求,方便按生活所需的室内面积进行调整,因此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雕花木窗和屏风等只具备装饰功能的隔断,甚至不设墙壁,如凉亭或敞厅建筑等。

三、传统屋顶类型与特色

我国传统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尖顶、拱顶、坡顶和平顶等,其中以坡顶最为普遍,而坡顶又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十字交叉顶等种类,这些风格各异的形式又能相互组合,呈现出我国传统建筑花样繁多的建筑风貌。

而这种类众多的屋顶并不是随意使用的,它们各自象征着居住者不同的身份地位,例如皇室建筑使用的是庑殿顶,这是一种四个坡面面向四方,交汇处共有五条屋脊的,具有威仪沉稳质感的建筑形式;又例如歇山顶,常出现在建筑体积较大,地位略次于皇宫的建筑上,其在四个坡面之外,左右各有一个垂直面,相交产生了九条屋脊;地位依次往下的屋顶结构有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结构的复杂程度也从高至低。总体来看,中国传统屋顶的特点是曲线柔和雅致,具有上陡下缓的弧度,符合中国的气候与审美特征。

四、琉璃瓦的色彩艺术

丰富鲜艳的色彩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或用色活泼鲜艳,或用色质朴典雅。其中宫殿和寺庙常使用大量金色和红色作为装饰,给人金碧辉煌,威严大气的神圣感,而民居和书院等建筑往往以黑白青为主,在芭蕉竹子等植物的衬托下充满淡雅的艺术气息。因此,彩色琉璃瓦和壁画的运用是建筑色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琉璃瓦在传统工艺中产量较少,因此只能在皇宫和大型寺庙等建筑上大量使用,它质地坚固抗腐蚀,并且具有剔透多彩的色泽,其中黄色琉璃瓦在我国是最为贵重的,只能使用在皇宫,天坛等国家象征建筑上,即使是皇宫中也不会全部使用黄色琉璃瓦,而只有主殿能够获此殊荣,比黄色琉璃瓦等级低一级的是青绿色琉璃,在皇宫的次要建筑上多有运用,不过清朝雍正帝为显示自己对儒学的尊崇,特准许孔庙使用全黄琉璃瓦铺顶,这在当时是最高的荣耀。

琉璃瓦的种类大致有以下四种:作为屋顶基础铺垫的筒瓦(板瓦);用以装饰屋脊的脊饰;用以铺筑墙面和其他部分的琉璃砖;装饰性最强,并按需要雕琢出各种动植物图案和人物形象的琉璃贴面花饰;其中屋顶所用脊饰的数目和大小,在明清有着明确的规定。

五、壁画与雕塑

彩绘壁画在中国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大型建筑的室内和室外,往往都能观赏到风格各异的彩绘图案,尤其是屋檐部分的彩绘,往往具有鲜明繁复的色彩运用和图案种类,使建筑看起来风格明快美观。建筑彩绘并不仅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能够有效的保护木质结构,减缓建筑的风化速度。早期建筑的彩绘图案多以具有象征和祝福意义的动植物图案为主,如象征长寿的桃,象征吉祥富裕的葫芦和宗教建筑上常出现的莲花等,但此类彩绘风格在后期逐步走向了僵化,风格逐渐趋于统一。由于明清时期北方民族南下带来的文化冲击,建筑彩绘出现了人物花鸟,连续的故事情节和戏剧题材等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表现风格。如今在寺庙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完整并且历史悠久的佛教故事彩绘。

雕塑艺术往往与彩绘一同出现,共同装点着传统建筑的风格,其中位于建筑物整体结构中的雕塑,一般出现在梁柱,房顶或斗拱上,题材多种多样,从人物到具有象征性的神兽,花鸟等都各有特色,材质也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和用途各有不同。另一类雕塑常设立于建筑物的庭院前后,并且以宗教意义居多,最常见的就是佛像,道教的仙鹤和真人像等神道形象。

结语

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各自体现了其中深远的文化内涵,由此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象征性和写意的审美观念。现代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如果能够与当地所特有的建筑文化特点有机结合,就能使城市的人文气质有所提高,保留我国数千年传承下的悠久文化气息。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建筑特点分析[J].安吉乡、袁元.《艺术探索》200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