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治验杂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热病治验杂谈

陈钿鑫

陈钿鑫(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广东潮安515600)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384-02

【摘要】本文通过治疗一难治性发热病验案,总结中医治疗热病的三点经验:1、温病与伤寒汇通;2、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辨证结合;3、治疗始终注意顾护胃气。同时对治“甲流”,“禽流感”等传染性发热病治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大家商榷。

【关键词】热病治验杂谈

中医药治疗热病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由于中医治疗急症重症战地的丢失,现在很多中医不会治疗急症或者不敢治疗急症,长此以往中医将变成真的“慢郎中”了。再则,目前西药抗生素弊端越来越多:耐药菌、菌群失调、过敏、二重感染等,今天中医药治疗热病急症的研究愈加重要。

中医温热病中所包含的“证”是中医概括“热象”的总称,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烦渴、局部炎症、神昏谵语、出血、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系列见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其辨证分型通常以阴血毒热证为主要表现,但也可表现为其他不同证型,在临床上发热程度可表现为高低不同,发热时间可定时或不定时,其病理机制中“伤阴”是核心环节,“伤阴”方面就包括了灼伤胃阴,耗损脾气。中医在治疗温热病急症中常使用的发汗、攻下、清热等方药本身在解毒退热的同时,难以避免耗伤阴津。所以一定要强调顾护脾胃,保护脾胃的消化功能以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才能更有利于治疗和促进康复。因此笔者将在临床治疗热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1)伤寒辩治或温病辩治,如伤寒六经证治,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证治,应予汇通。邓铁涛教授[1]通过从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历史和伤寒与温病的具体内容、临床应用等方面来看,认为二者并非是水火不容的两个极端,而是“水火即济”、相得益彰。二者都只强调了外感热病的一个侧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实质是对立的统一。对每一个临床医生来说,两者都必须掌握,不能偏废。笔者在临床中将伤寒六经、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融为一体,言六经不背离卫气营血,论卫气营血不拼弃六经和三焦,三者相得益彰,互补短长。如此,不仅可掌握以辛温解表治伤寒,辛凉解表治温病,而且尚能用治温病之法治伤寒,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2)所谓“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不能截然分开。外感发热也时可夹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也时可夹外感发热,或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并见,故治疗应兼顾内外。温热病以发热为主,《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伤寒论》等古医籍中亦指出有“直中”、“两感”之谓,是外感热病中最为严重的病证。由于邪气直犯于里.或表里两感于邪,病人体质本虚,邪气充斥。营卫气血不通,正气衰竭,不能驱邪外出,极需扶助正气。而扶正祛邪为中医一大特色。

(3)热病的治疗始终注意顾护脾胃。经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治疗温热病中的高热证时应避免盲目大剂量应用苦寒燥湿药物损伤脾胃导致病人吐泻过度。造成“伤阴”进一步加重,而犯虚虚之戒。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少病例虽有高热不退,但患者本身素有脾胃虚弱或中阳不足(例如慢性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等),如给予过多的清热解毒凉血之剂,容易损伤脾胃,造成吐泻加重,邪未除而正气反伤,所以在临床治疗上不可不慎。因此温热病的治疗在确立清热解毒法的同时必须分清邪正关系,权衡轻重,顾护脾胃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4)验案分析:沈某,女,70岁,潮安县庵埠镇人,2009年9月29日诊,患者在汕头市某肿瘤医院住院行左侧乳腺癌切除术后,十多天来一直体温高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9.8度至41度之间,各种生化检查和术后检查均未见异常,西医消炎、解热等诸方法治疗未见起效,经病人家属要求,请吾中医诊治。刻诊见:发热甚,微恶寒,夜间尤甚,神昏,时谵语,面红气粗,口干口苦,纳呆,四肢痿软乏力,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少略黄偏干,脉浮弦细数、尺弱。此系:术后气血不足,阴分伏火,外夹寒邪。治予:益气血,养阴,降火,散寒邪。处方:童子尿20ml(兑入),白薇9克、荆芥6克、柴胡9克、青蒿9克、葛根15克、黄连6克、黄芩9克、山栀9克、元参9克、玉竹6克、西洋参3克、生鳖甲30克、生牡蛎24克、当归4.5克、羚羊3克、水牛角24克、石膏24克、知母9克、鸡苏散18克、神曲6克(上二味包煎)、银花6克、连翘12克、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3枚。配一剂,水三碗半煎成一碗,煎三遍,取药汁约400ml,分三次温服,每4小时一次,另:北京同仁堂“牛黄清心丸”(日服二次,每次一丸)。第二天复诊,体温下降至38.4度左右,各症明显改善,大便行二次,神清,治予守原方出入,石膏剂量减10克,栀、芩、连各减3克、加鸡内金9克、生龟版18克、玳瑁9克,再配2剂,每天一剂,第三天病人家属告知,体温正常。

按:本病案其病因病机系年老、且术后气血虚弱,偶感寒邪,病邪迁延入里,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故治疗:“立足根本,标本兼顾,内伤外感并治,直取病所,方能奏放”。方取:“西洋参、当归、童子尿、元参、玉竹、生鳖甲、生牡蛎、养阴益气、固本源且能清阴热,黄连、黄芩、山栀、羚羊、水牛角、石膏、知母直清里热,白薇、荆芥、柴胡、青蒿、葛根,散寒邪外出,且透阴分伏热,鸡苏散通腑利涩结,通利大小便,且能引邪从下而出,银花、连翘,清火热毒且能透热转气,甘草、生姜、大枣、神曲固护中土”。合而用之,力大效宏,切中病机,故转危为安。

笔者认为:“医者难明理,便无从施治。更谈不上疗效”。该病持续十多天高热,西医找不出病因,已无策可施,唯求中医,中医从“卫气营血”上看,似“气营”问题,从“六经”上辩,似“小柴胡证”,同时还可见一派“阴虚发热”“血虚夹感”和“阴虚夹感”等征象,这时辩证唯有权衡主次轻重,通过综合分析,根据“治病求本”精神,才能整理出一套比较完善的“理、法、方、药”。现时流行的“甲流”,“禽流感”乃至曾经的“非典”等急热病,临床中医治疗不能千篇一律,“医者治病永远是在无法中求法治病”,不能单纯拘泥于“外感”或“温病”或“温疫”等范围,应坚持“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做到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具体施治,使机体气机协调”这个根本大法,治疗才有效率,才更突出中医的精辟。现提几点防治方法:(1)早防早治,勿失良机。(2)治病掌握寒热、内外分寸。(3)施方遣药要胆大心细,切勿随便见热清热,伤伐正气,该寒凉直须大胆寒凉,该寒温并举需寒温并用,不能手软,(4)治疗时刻固护脾胃及防阴阳气血虚损。(5)用药中病即止,勿用过剂。(6)调和胃肠消化功能,寒温适宜,生活工作有节,是最好的预防手段。(7)预防接种“疫苗”。

参考文献

[1]邓铁涛,张发荣,钟嘉熙.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法应不应该统一起来[J].新中医,1982,(8):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