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动力药物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动力药物治疗分析

齐桂玲

齐桂玲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街道光大社区卫生服务站黑龙江大庆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促动力药治疗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对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促动力药物治疗40例消化不良患者,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结论:促胃肠动力药减少胃食管反流,促进胃排空。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促动力药物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92-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指上腹部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感,其他症状包括恶心、胸骨后烧灼感、早饱、暖气和腹胀等,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即无胃肠道系统结构、形态和生化异常[1]。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应以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为依据,遵循综合治疗、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给予促动力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9±3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

1.2方法

常用的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吗丁啉)10mg/次,3~4次/日,餐前口服;西沙必利5~10mg次,3次/日,餐前15分钟口服;莫沙必利20mg,3次/日,口服。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应用最早,但由于其通过血脑屏障及较多的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促动力药若与抑酸剂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2.结果

应用促动力药物治疗40例消化不良患者,显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3.讨论

60%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胃肠道动力障碍被认为是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各种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包括食管动力异常、胃排空延迟、胃容受性扩张受限、胃肌电活动异常和小肠运动异常。但它们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尚有争论[2]。食管动力异常,以食管体部的病理性蠕动为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双峰波、多峰波、同步收缩波等异常食管蠕动,而正常对照组基本无此异常蠕动波出现。食管体部主要受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调控,近年来研究证实,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神经递质,存在于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元内,因而推论,NO在食管动力的调控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证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可以出现食管敏感性增强,可引起食管体部的不协调运动。

胃和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胃排空障碍通过闪烁扫描技术、呼吸实验或超声检查发现大约有40%的病人存在胃固体排空延迟,餐后饱胀的病人胃排空延迟较腹痛、呕吐的患者更为常见,但没有大规模实验证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和胃排空速率变化有相关性。排空障碍以固体排空为主,液体排空障碍较少。固体食物胃排空障碍表现为初始排空加快,继后的排空延缓,以至于使半排空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固体食物排空前的延迟时间消失。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均显著减弱,在胃窦表现为运动指数、收缩频率和波幅均降低;在十二指肠表现为收缩波幅降低而频率基本正常。餐后胃窦和十二指肠协调收缩均显著减少,并出现异常的收缩形式,动力降低。胃的容受性扩张受损通过一些实验发现正常人群进食后食物最初容纳于胃底和胃体,然后逐渐运行到胃窦,而多于4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近端胃体容受性扩张受限,使食物早期就到达胃远端而导致胃窦扩张,长时间胃窦扩张可引起消化不良。容受性扩张受损及过早的胃窦充盈与早饱和体重减轻的症状有关。有报道使用末端带囊导管及压力波记录仪研究30例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近端胃适应性舒张功能,显示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近端适应舒张功能减退,容量-压力曲线较正常人陡直,在低胃容量时胃内压即明显升高,这可能是部分病人早饱及餐后腹胀的原因之一。

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一直受到推崇,它能减少胃食管反流,促进胃排空,因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但是也要注意促动力药同样未经大样本、多中心的对照实验证明。西沙必利是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剂,能够刺激肠肌间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有效率高达65%~90%,而安慰剂组的有效率为13%~42%。对照实验显示,对于反流样消化不良,西沙必利和H2-受体拮抗剂具有类似的结果;而对于其他类型,西沙必利的疗效均优于H2-受体拮抗剂[3]。西沙必利偶有患者出现腹泻,但一般为暂时性,对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需注意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副作用。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相对于安慰剂同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甲氧氯普胺物因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多潘立酮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其副作用较小。多潘立酮常用剂量是10~20mg,3~4次/天,进餐前30分钟和(或)睡前服用,无明显副作用,少数可出现乳腺肿胀、溢乳、停经、口干等,停药后可消失。红霉素被认为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其对胃肠道的促动力作用与剂量有关,大剂量可致恶心、呕吐、腹痛。在用其他促动力剂无效时可试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体用量个体差异较大,需逐步摸索及深入研究后确定,一天用量可从抗菌治疗量的1/4~1/3开始试用,然后再酌情调整。

【参考文献】

[1]曾荣仕,祝斌.胃肠促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04.13(9):57-58.

[2]张磊,许建明,胡乃中.国产促动力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本-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04.(3):251-252.

[3]郑焕城,李潮仙.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241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