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6排螺旋CT对小肠肿瘤诊断的临床分析

/ 2

应用16排螺旋CT对小肠肿瘤诊断的临床分析

果海尔妮萨·萨伍提

果海尔妮萨·萨伍提(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人民医院848200)

【关键词】16排螺旋CT小肠病变【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510-01

小肠疾病在临床上常见,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延误诊断和治疗。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这类疾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ceCT,MST)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将我院应用16排螺旋CT诊断48例小肠病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小肠疾病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5~82岁。

1.2临床表现腹痛46例,腹胀30例,便血14例,诊断经内镜证实18例,手术病理证实28例,2例肠系膜上血管栓形成经临床随访证实,其中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1例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1.3检查方法48例患者均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扫描仪,于检查前空腹4h,口服等渗甘露醇液1500ml左右,分时段喝完,每10~15分钟喝300~400ml,40~60分钟内喝完,临检查前再喝300ml充盈胃。,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自隔上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为140kv、280~350mA,平扫扫描厚度7mm,螺距1.2:1,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总剂量按1.5L/kg计算,用自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药,主要速度3.0ml/s,分别于注药后25s(动脉期)和50s(静脉期)扫描采集图像,当发现肠壁增强异常时,在注药后120s(延时期)再次扫描,用腹窗(窗宽/窗位为220/46),腹膜窗(窗宽/窗位为300/-10)观察图像。成像方法主要为多平面重组及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等。观察小肠肿块的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其与肠道、肠系膜之间的关系,小肠肠曲的分布,有无肠腔扩张,肠壁厚度和强化情况,小肠肠系膜血管的排列、分布、粗细及形态等。

2结果⑴小肠肿瘤16例,其中①肠道淋巴瘤2例,表现为小肠壁呈不均匀增厚,肠腔反而扩张;②腺癌8例,表现为分叶状肿块,近端肠道梗阻,其中6例呈分叶状肿块、肠壁增厚、溃疡形成,2例较小肿块位于肠腔内呈结节样或菜花状,与粘膜面多呈宽基底相连,局部肠壁增厚、僵硬、强化不明显;③间质瘤6例,表现为富血供的肿块,无肠梗阻,其中5例有坏死,2例有钙化,合并肝转移2例,伴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4例。⑵小肠粘连性梗阻22例,表现为近端肠管扩张明显,远端肠管正常或萎陷,梗阻远端移行处逐渐变细,部分呈鸟嘴状狭窄,粘连束带表现为肠壁与肠壁间;、肠壁与腹膜间、肠系膜与肠系膜间条索状、小片状、三角形等不同形态高密度影,同时还可见肠管卡压、牵拉、成角、狭窄、固定等征象。其中5例为绞窄性小肠梗阻(2例为闭袢性小肠梗阻),表现为肠袢明显扩张,肠壁强化减弱、延时,可见肠系膜血管分支推移、聚集、成角或呈漩涡状改变。⑶Crohn病5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全层或分层样强化和梳状系膜血管;⑷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5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迂曲、纤细不规则并有钙化斑块,分支明显减少;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肠壁增厚、靶样强化,肠系膜水肿,密度增高。

3讨论16排螺旋CT具有多通道的快速采集、单次扫描覆盖范围大、微体素成像、亚秒扫描、亚毫米层厚、单次静脉注射可得到多期像的图像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等优点。因而对小肠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3.1小肠肿瘤的CT表现16排螺旋CT能根据肿瘤的解剖及血管关系作出准确的定位、大小诊断,能清晰显示肠管的形态、肠壁增厚程度和范围及肠壁周围受累情况;能观察肠腔外、肠系膜的改变及肿瘤侵犯实质性脏器、转移情况,能准确的进行临床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

3.2小肠梗阻的CT表现16排螺旋CT可明确有无小肠梗阻以及梗阻部位、程度、原因、有无闭袢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2]。

当粘连带叫薄、分布不规律、周围缺乏脂肪组织的衬托、临近系膜有炎症或渗出时,粘连带难以显示,而其间接征象如肠管卡压变形、牵拉移位、扭曲变尖、肠管成角等改变。有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是较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如果肠袢某处固定并发生扭转,可见U形或C形改变,梗阻部位可见鹰嘴状(鸟啄征)狭窄,发生肠扭转时所属肠系膜血管也随扭转发生一定程度的走向异常、扭曲成角,出现漩涡征或靶征,远端血管不显影或显影淡,静脉回流受阻而出现淤血扩张。局部肠系膜强化密度增高,肠间有积液或腹水等。3.3小肠Crohn病的CT表现Crohn病是一种与免疫异常、遗传、感染有关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可累计消化道的各个部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易反复发作。16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肠壁和肠管外病变,全面评价Crohn病的病变范围和并发症。本次研究有Crohn病5例,表现为大部分肠壁节段性不规则增厚,肠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肠壁全层或分层样强化和梳状系膜血管。

3.4小肠血管病变的CT表现本组发现5例,螺旋CT显示肠系膜静脉堵塞有很高的准确性,血栓可仅位于肠系膜上静脉,但多延续至门静脉,可完全或部分堵塞血管,血管壁可明显强化,堵塞近端血管增多、淤血。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不仅可以直接显示小肠肠道、肠系膜、肠系膜血管,还能准确地对小肠病变定性、定位。

参考文献:[1]汪海涛.吴元佐郑少强.螺旋CT对直肠、结肠癌诊断分期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04.11(4):6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