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全宝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全宝库

全宝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普外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具体步骤。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结果: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平均出血量(15.24±8.57)ml,平均术后住院(1.35±0.24)d,均无中转开腹手术,且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备创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手术

腹腔将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的常用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性疾病等,创伤小,对腹腔内脏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已被广大外科医生接受并认可[1]。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者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31±3.84),其中胆囊结石者15例,胆囊息肉者6例,慢性胆囊炎者3例,急性胆囊炎者6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方法

1.2.1切口方式①三孔法:位于脐上或下缘、剑突下肝镰状韧带右侧10mm戳孔、右锁骨中线上肋缘下附近5mm戳孔,分别置入穿刺器。②四孔法:在三孔法的基础上,在右腋前线肋缘下方多加一5mm的穿刺孔[2]。③微型切口:在三孔法或四孔法的基础上,将剑突下戳孔改成5mm,肋缘及右腋前线戳孔改成2~3mm,准备5mm腹腔镜及2~3mm操作器械,切下胆囊后,将5mm光学视管置入剑突处,引导胆囊于脐缘l0mm穿刺孔拖出。

1.2.2手术步骤患者取仰卧位,皮肤消毒范围与铺巾方式同开腹手术,在脐上或下缘10mm处行皮肤切口后,用开放入路法进入腹腔,置入穿刺套管或布巾钳将切口两侧提起,用气腹针穿刺入腹,待进入腹腔内后,与气腹机连接,对腹腔注入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6~1.9kPa(12~14mmHg)[3]。气腹完成后,将气腹针拔除,用穿刺器在脐缘处穿刺,建立穿刺孔作为腹腔镜的观察孔,然后在电视引导下,观察腹腔内脏器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术者操作经验、配备器械等,选择三孔、四孔或微型切口的方法将其他穿刺器置入,调节手术床至头高足低位约30°,并向左侧倾斜15°~20°,利用脏器的自然重力,充分暴露右上腹。此时,可从剑突下及肋缘下两个操作孔,将器械置入后进行操作,先用器械探查腹腔,明确胃、脾、肝脏、盆腔、大网膜等脏器的表面情况,再用抓钳将胆囊提起拉向头侧,先由Calot三角后侧始切开浆膜,再转至前侧进行分离解剖,使胆囊管与胆囊动脉依次暴露,在明确胆囊管与胆总管的关系后,用可吸收夹或三枚钛夹钳闭胆囊管远近端,二枚处在近胆总管侧0.5cm的胆囊管上,一枚处在胆囊颈附近,将胆囊管剪断,还可用结扎线在镜下行胆囊管结扎[4]。此时,分离结扎胆囊动脉,在靠近胆囊颈部行胆囊动脉分离较为安全,可防止肝右动脉或副肝管损伤,用分离钳对胆囊动脉解剖,在其近端应用钛夹钳闭,并用剪刀或电凝钩切断动脉,或用双极电凝、超声刀直接离断。在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切断后,Calot三角呈现敞开状,这时用抓钳提起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翻向上外侧,致胆囊维持一定的张力,然后用电凝钩或电凝剪将胆囊前后缘浆膜剪开,使胆囊与肝床间间隙及其中的纤维结缔组织得到充分地显露,再用电凝钩沿此间隙分离胆囊,如发现条索状组织进入胆囊时,应及时用钛夹钳闭,避免因迷走胆管或小血管导致术后出血或胆瘘[5]。切下的胆囊可暂时移放在肝膈面上,对胆囊床及Calot三角区彻底检查,观察有无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再将术野中的液体吸净,由剑突下戳孔或脐缘戳孔处用胆囊抓钳取出胆囊[6]。需注意的是,如胆囊取出过程顺利,术中无胆汁渗出,则可解除气腹,关闭戳孔,结束手术;如术中胆囊穿破或术中出血过多,术野受胆汁沾染,尤其是感染性胆汁沾染,则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酌情考虑是否需置入腹腔引流管。

2结果

本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出血量为2~100ml,平均出血量(15.24±8.57)ml,术后住院1~3d,平均术后住院(1.35±0.24)d,均无中转开腹手术,且无并发症。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历经了十多年的发展及完善,且设备不断更新、操作者技术不断娴熟、适应证不断拓宽,现已成为胆囊疾患除肿瘤外的首选术式。在手术的初始阶段,应考虑手术适应证,对患者的选择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7]。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三管-壶腹”,不可过度牵拉胆囊,避免胆总管与胆囊管成同一直线而误结扎切断胆总管。对于胆囊萎缩且深陷在肝组织内时,可行胆囊大部分切除,保留附着在胆囊床上的胆囊壁,避免引发大出血或胆瘘。需注意的是,如胆囊炎症水肿较为严重,或胆囊床渗血较多,或Calot三角解剖困难易引发胆瘘,或分离胆囊时胆囊穿破,或感染性胆汁沾染术野时,均应在胆囊窝处置入引流管[8]。总而言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广泛,创口小,视野广阔,可行腹腔内联合脏器手术治疗,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少,且术后腹腔黏连少,恢复快。

参考文献

[1]邹鹏,龚正.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兵团医学,2010,09(1):176

[2]孙小林,郭宏讯,娄善华,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61-863

[3]龙奎,孙敏,莫小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2):125-126

[4]林镇海,张炳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国内研究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2):157-160

[5]蔡秀军,李哲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2010,18(2):89-91

[6]谢德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4(13):1637-1638

[7]黄大伟,李伟,宋传健,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14-15

[8]郭伟,张忠涛,韩威,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4):3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