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观察与护理

马炜

马炜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盐酸替罗非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87-02

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术后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以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治疗剂量无严重出血的发生[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为对照性的研究

1.2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接受PCI治疗的患者52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性12例,女性14例,平均60±11岁;对照组26例,男性13例,女性13例,平均61±12岁。

1.3研究方法

两组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顿服,维持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正常的1.5~2.0倍。术中按500μg/kg给予肝素抗凝,术后均转入心内科监护室监护,予以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口服,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h一次或其他抗心肌缺血治疗,根据病情予以他汀类、ACEI类和β受体阻断剂。对照组加以盐酸替罗非班按0.1μg/kg?min由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至术后36~72h。

1.4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危险因素构成比例、梗塞相关血管分布及冠脉病变支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2.3术后心电图的改变

术前、术后1h描记心电图,计算ST段回落率,完全回落(CR)指ST段下降超过70%,ST段部分回落(PR)指ST段下降30%~70%,ST段无回落(NR)指ST段下降小于30%[4]。

术后1h对照组ST段完全回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28.0%∶62.2%),而ST段无回落比率高于观察组组(28.0%∶6.7%),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

2.4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根据链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对于闭塞冠状动脉的全球应用(GUSTO)出血分级的标准:严重出血:包括致命性出血,颅内出血或需要输血、输液、使用缩血管药物和需要外科介入的出血;中等量出血:需要输液但未达到严重出血的标准;少量出血: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

观察组患者有9例(34.6%)发生出血,对照组患者有8例(30.8%)发生出血,均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好转,两组患者均无中等及大出血病例。两组出血率(34.6%∶30.8%)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注:两组各参数比较P均>0.05。

2.5ATPP时间的改变

观察组与对照组APTT时间手术后均延长至术前的2.5-3倍,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讨论、分析

目前,PCI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是关系到手术远期效果及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和低分子肝素等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而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盐酸替罗非班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特异性高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属非多肽类[3]。现有资料表明本药具有作用强度大,药物相互作用少,副作用小等优点,临床试验证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更彻底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4]。关于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改善心肌灌注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其充分抑制血小板功能,阻断或减少血小板激活及释放血管活性因子和炎症趋化因子等有关。

本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明显。此外,未增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强王丽丽龙娟等.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9(3):357-358

[2]王乐丰,杨新春,王明生,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疗效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0(2):165-168.

[3]韩雅玲。荆全民.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冠心病的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4(I):5—7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