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CO中毒NSE值与中毒程度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急性CO中毒NSE值与中毒程度关系分析

兰亚明

兰亚明(湖北省恩施市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按照0-12.5μg/l,12.5ug/l-25.0ug/l,>25.0ug/l将病人分为NSE正常组和NSE值轻度升高组及NSE重度升高组。观察各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的情况及迟发性脑病情况。结果NSE值正常组、NSE值轻度升高组和NSE值重度升高组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发生率分别为11.11%、32.0%、62.86%,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0%、16.0%、40.0%。结论急性CO中毒患者6h内的NSE值可预测中毒程度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的情况及迟发性脑病情况。

【关键词】急性CO中毒NSE中毒程度

急性CO中毒是现在常见的内科急诊之一,其致死致残率极高。在CO中毒导致大脑损害时,NSE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损害的程度,对判断急性CO中毒程度及器官损害和并发症情况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0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有机磷患者68例,男38例,30例,平均年龄42.3±7.3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且在入院6h内采集静脉血3ml并测得其NSE值。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CO中毒急诊处理方案给予治疗。

1.2方法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资料,根据NSE值的不同,将患者分为NSE值正常组、NSE值轻度升高组、NSE值重度升高组。其中NSE值正常18例,NSE值轻度升高25例,NSE值重度升高35例。分别统计三组病人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及迟发性脑病情况,分别作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百分比来表示,两组间比较时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SE值正常组、NSE值轻度升高组、NSE值重度升高组的急性内脏器官受损情况参见表1:

*与NSE值正常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SE值中度升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NSE值正常组、NSE值轻度升高组、NSE值重度升高组的迟发性脑病情况参见表2:

*与NSE值正常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NSE值中度升高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CO中毒患者,CO进入体内后竞争性的迅速与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且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较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的高出10倍,碳氧血红蛋白不易解离,进而阻止了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导致本该携带氧气供氧机体的血红蛋白明显不足,进而导致机体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缺氧,由于脑阻止对缺氧的敏感性最高,所以很多的CO中毒患者都有不同的脑病的发生,同时由于中毒严重程度不同,还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严重的内脏器官的损伤。

NSE是体内的一种细胞内蛋白,多存在于神经系统的细胞内,在急性CO中毒时,由于对缺氧最敏感的脑组织则会明显出现神经细胞的大量损伤,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神经细胞的NSE释放,进而导致血清内的NSE急剧升高,当然脑细胞损伤的越多,NSE升高的也越明显。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NSE值的升高代表体内缺氧越严重。

参考文献

[1]徐训发,曾秀玉.急性CO中毒患者CK值与中毒程度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4):30-31.

[2]付文金,王继刚,何胜,等.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NSE测定的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1419-1421.

[3]刘书花,张文忠,杨峰,等.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检测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7):640-642.

[4]L.SRASMUSSEN,M.GPOULSEN.MCHRISTIANSEN,eta1.Biochemicalmarkersforbraindamageaftercarbonmonoxidepoisoning[J].ActaAnaesthesiolStand,2004,48:469-473.

[5]张秀明,顾仁骏,宋景贵.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髓鞘碱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意义[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