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改善高危妊娠产妇围产结局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改善高危妊娠产妇围产结局的影响观察

郭冬梅

郴州市桂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4235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改善高危妊娠产妇围产结局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高危评估管理,观察组则予以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围产结局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提前终止妊娠和胎膜早破的发生例数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此外,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亦差异明显(P<0.05)。结论:改良风险预警评估减少和避免了高危妊娠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故具推广优势。

【关键词】风险预警评估;高危妊娠产妇;围产期

高危妊娠通常是产妇于怀孕期存在病理因素,或合并并发症而严重影响孕妇的妊娠,致病因素多由于心脏病、糖尿病、妊高症等,其的出现易于引起产妇和围产儿死亡[1-2]。有相关的研究表明,高危妊娠的母婴死亡率显著多余正常妊娠。故而,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3]。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产妇,将符合标准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5.95±3.77)岁,平均病次(1.58±0.23)次,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4.72±3.52)岁,平均病次(1.50±0.30)次,经比较,两组产妇的配对因素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高危评估管理,观察组则予以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具体为:(1)建立专业的管理小组:即在进行正式管理前,对所有管理的人员进行统一化和专业性的业务培训,待其通过基本的学习技能及考核完毕后再让其参与管理工作中,由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流程;(2)综合筛查和评估:管理人员指导产妇填写《妊娠风险预警初筛表》,内容包括产妇的年龄、BMI、生产史、妊娠史等,待将上述资料审核完毕后再指导产妇进行复查,确保所填资料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将填写完成资料且筛查确诊的高危妊娠产妇按照绿、黄、橙、红、紫色划分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程度风险的产妇,其中绿色为低风险产妇,黄色为一般风险产妇,橙色为较高风险产妇,红色为高风险产妇,紫色为患有传染病产妇以及同时伴有其他颜色的风险;(3)一对一管理干预:根据分级存在不同的产妇均予以针对性的干预,针对“绿色”的孕产妇,应按《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及相关诊疗指南、技术规范为产妇提供保健服务,针对“黄色”孕产妇,指导其在二级以上或以上医院接受保健和分娩,针对“橙色”产妇,除指导其保健服务外,建议其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针对“红色”产妇,建议其尽快到三级医疗机构接受住院分娩,以确保安全,并对可能危及生命及不宜继续妊娠者,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评估和确诊,并告知其风险,提出医学建议,针对“紫色”产妇,按传染病要求管理,并实施针对性的传染病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围产结局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两组的比较使用t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围产结局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两组产妇的围产结局比较

3.讨论

本研究基于传统高危产妇管理的局限性,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后加以实施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其中该措施通过整体评估分级和再指导预防干预,即从整体角度分析予以分级,将不同产妇的病情程度分为不同颜色以区分,针对黄色和橙色预警分类的产妇,即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者,主要以产前监护为宜,指导其定期接受产前和监护,有效的预控高危风险;而针对风险程度较高的紫色和红色预警类产妇,则在专家会诊后予以特殊护理,除了强化生理护理外,亦对产妇的心理状态可能对疾病造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综合评估,并通过心理支持和引导等方式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而保证高危妊娠产妇的最佳监护管理。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产妇分别实施了常规的管理与改良风险预警管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提前终止妊娠和胎膜早破的发生例数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可以有助于消除和减少高危因素对产妇的不良影响,进而保证围产期母婴安全,与勾晓娟[4]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有部分研究认为,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可导致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产时对疼痛敏感,还可能引起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而出现产出血等。另外,还有学者认为[5],产妇分娩前心理状态为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强调了心理状态对产妇分娩的重要性,本研究对高危妊娠产妇加以实施心理引导后,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更高于对照组,提示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可以提升高危妊娠产妇的积极心态,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减少产后出血以及产后抑郁等风险,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改良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改善高危妊娠产妇围产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故具推广优势。但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伟荣.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12):1084-1086.

[2]陈云,高玲玲,何亚,等.社会支持期望落差及喂养方式对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2).

[3]程玲.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a02).

[4]勾晓娟.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1099-1099.

[5]朱仁祝,陈爱娥,俞如葵,等.强化高危妊娠管理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8(2):224-225.